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正文

浙江宁波:打好环保攻坚战 实现新突破

日期:2017-02-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关定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2/27
10: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建设 水质监测 VOCs治理

浙江省宁波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以美丽宁波建设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提前完成“清三河”治理任务,建立覆盖市、县、镇、村四级河道“河长制”,建成1083平方公里“禁燃区”,地表水质优良率从2013年的36.3%上升至目前的48.8%,城区空气优良率从2013年的75.3%上升至目前的84.7%。

宁波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偏重导致污染排放总量偏大。临港及重化工业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3%,电力装机容量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23%;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10.36万吨,占全省的19.3%;氮氧化物排放量15.52万吨,占全省25.5%。二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2016年地表水质优良率不到50%,市控水质断面劣V类占比为3.5%。三是大气环境复合污染趋势加深。2016年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超标天数占比为15.3%,臭氧不达标天数逐年增加,表明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四是环保工作仍处在政府治理的薄弱环节。过去很多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政府部门管理缺失,环境风险凸显。

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有效破解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

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重点,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市政府出台了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对老小区、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等八类重点功能区块,深入开展精细化截污纳管,加快污水管网特别是“毛细血管”(二级、三级支线管网)建设,到2017年全市剿灭劣V类水体。到2020年,全市城乡基本达到“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目标,所有县级及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准四类水标准,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水质优良率达到80%以上,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以联防联控为抓手,全力打好治气攻坚战。重点推进VOCs治理和绿色港口建设两项治理工程。一是按照“五个一流”理念(即一流设计、一流工艺、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治污),切实提升宁波化工企业整体水平,到2018年全市VOCs排放量削减30%以上,达到化工企业厂界无异味。对全市200家重点化工企业的排放口和厂界,安装300套目前国际上先进的VOCs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对镇海、北仑、大榭开发区3个化工集聚

打好攻坚战 实现新突破

区,安装大气环境VOCs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立全市大气环境预警监测监控中心,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确保大气环境安全。二是加快研究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政策措施,推进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措施落实。明年起船舶进入12海里排放控制区,应使用含硫率低于0.5%燃油,加快建设高压岸电工程设施,确保2020年前宁波港区内50%的集装箱泊位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此外,持续强化控煤,禁止新建燃煤电厂,到2020年全市地方煤炭消耗量削减10%以上。

以风险管控为要求,全力打好治土攻坚战。目前全市固废处置能力整体不足,非法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部分重污染行业关停搬迁后的场地原址污染严重;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种植基地土壤达标率仅有76.7%,推进土壤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贯彻落实“土十条”,市、县两级一是要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农用地和重点企业用地为主,全面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和监测网络布设;二是分类管理,按未污染、轻中度污染、重污染等情况,对农用地严格落实保护、调控、禁用等管控措施;三是建立机制,强化推进用地评估、修复与再开发利用协同一体的政策管理体系;四是治理修复,分期修复宁波农药厂、硫酸厂等132个重污染企业原址,对现有重污染企业场址强化源头管控。

以绿色转型为目标,全力打好行业治理攻坚战。围绕供给侧改革,持续运用污染减排、标准提升、监管从严、执法严控等环保倒逼手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一是实行新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确保区域增产不增污。二是深化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深度治理,确保行业落实最严格排放标准。三是开展“低、小、散”行业关停并转,取缔废塑料、小冶炼等加工点和小作坊,确保产业汰劣育新。四是突出在线监控、飞行监测等环保全方位监管手段,确保企业规范守法。

以守土有责为底线,全力打好环境安全攻坚战。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基地,宁波市有2800多家规模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仅在石化、炼焦、医药化工3个行业,就有132家列入省控重点名录;每年有30万辆车次危险化学品向外运输,相当于平均每天有800多辆车次的危险化学品在交通干线上运输。环境安全的防线必须牢牢守住。要在石化行业全面推广LDAR技术,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隐患。要完善市、区县(市)、各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石化工业区、危险化学品运输干线等高风险区域环境应急演练机制,做到事故发生应对有力、区域环境安全保障有效。

强化环境保护五大保障体系

要加强环保工作,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必须以改革为动力,选准突破口,加快建立与当前环境保护任务相匹配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是全面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目标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环境质量考核制度、预警制度和形势分析会制度,按照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下降的标准,对各区县(市)、园区进行月度考核排名,并向全社会公开。对环境质量下降区域,通过项目限批、一票否决、通报约谈等强化督查,并按法律要求,督促地方政府向人大定期报告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接受人大和公众监督。

二是全面构建以责任强化为要求的领导保障体系。加快制定出台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及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工作责任规定,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

三是全面构建以最严监管为标准的管理保障体系。在源头上,结合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落地,构建环保空间管控机制,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全面开展违法违规项目特别是一级饮用水水源地违法项目清理行动;在过程中,加快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全面深化企业定期督查、随机抽查机制,督促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在后果上,细化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强制执法权的政策措施,严厉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全力打造环境执法监管最严市。

四是全面构建以共建共享为氛围的文化保障体系。紧紧抓住党政领导干部群体,健全培训学习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能力;抓住广大社会公众群体,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环保生活方式,有效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守法义务。

五是全面构建以夯实基层为基础的组织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环保监管机构的履职要求,建立完善的河长考核问责制度,充分发挥河长特别是基层河长“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着力形成环保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管理新机制。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副市长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