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危废处置 » 正文

医疗垃圾频频上演“变身记” 严管重罚方能斩断黑产业链

日期:2017-06-2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6/21
17: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医疗垃圾 医疗废物 医疗垃圾处置

:医疗垃圾再次上演“变身记”。140多吨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案的爆发,也再一次地引发各方对医疗垃圾处置的广泛关注。

近日,湖南省高院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将医疗垃圾跨省“黑市”公之于众。这些从多地不同医院流出的肮脏的输液袋、尿袋,夹杂着医用手套、棉签甚至注射器和针头,被人加工成再生塑料原料,并从湖南流向河北等地……数量如此庞大的医疗垃圾被这样“再利用”,让人后怕。

在此不禁要问,医疗废物是如何从医院流出来的?是医院“内鬼”私下倒卖,还是运转环节出了问题?医疗垃圾的回收体系何时才能健全?相关监管部门到底是“管不住”还是“不真管”?我们在为警方查处不法分子的行为点赞的同时,也该反思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本质问题。

危害大却屡禁不止

那么,医疗垃圾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为何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案频频发生?

文学评论家朱启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道,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物,是指由医院遗弃的接触了病人血液,肉体等污染性垃圾,其中包含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与普通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不同,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

“因为医疗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及化学药剂,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医疗垃圾任意堆放,极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也可能成为重大传染性瘟疫流行的源头。”朱启强调。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医疗垃圾有一个隐蔽运作的市场渠道,而这个损人利己的市场渠道也正是医疗垃圾危害社会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朱启表示,“输液管、医药塑料瓶等医疗垃圾,数千元一吨公开回收;经过加工变成塑料颗粒,一转手就价格翻番。”而这种家庭作坊式的整个加工过程只是高温熔化,容易残留药物,病菌病毒也很难消除。

他进一步说道,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城市和乡村,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回收医疗垃圾,但仍有不法作坊与废品收购点为盈利铤而走险。加工后的医疗垃圾变身塑料颗粒,肉眼根本无法辨别,然而塑料颗粒将被运往全国各地,成为塑料制品(包括塑料袋)的重要原料。整个废旧塑料制造塑料袋的产业链分工非常明确,有负责回收的、有负责加工颗粒的、有负责生产塑料袋的。

归纳起来,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医疗垃圾这个损人利己的市场屡禁不止。

隐藏着的黑色利益链

“较之普通垃圾,医疗垃圾所携带的病毒及病菌数量是普通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处理,一旦流出,危害极大。”厦门市一诊所的医生文文(应对方要求化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为此,早在2003年我国就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并对医疗废物的储存、处置等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中,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也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及生活垃圾中。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即便有法律法规“管着”,还是有人敢冒险并以身试之。根据湖南省高院的通报,汨罗法院一审认定有140多吨医疗废物和医疗垃圾在古培镇一隐蔽的农家小院内,被仇某等人碾碎后,销售给其在河北廊坊等地的“下线”。此案共有来自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等地的12人因“污染环境罪”获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医疗垃圾不仅有输液袋、尿袋、棉签甚至还有感染性医疗废物一次性注射器,试想,如果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处理,最终变成了塑料餐具的话,其后果有多严重?为什么这些被环保部门认定为“危险废物”和“有毒物质”的医疗垃圾会流出?医院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医疗垃圾的?

据医院相关人士透露,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的主要原因还是不法商贩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内外勾结”,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利益输送。

该医院相关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医疗垃圾被随意倾倒、甚至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流向市场的现象。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无视有关规定,随意弃置医疗垃圾,从而造成医疗垃圾的外流。

其实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产生医疗垃圾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必须每天从废物产生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临时贮存室。而且对产生地的医疗废物必须进行过称、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等。”文文告诉记者。

而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必须先在医院进行分类,其中5大类医疗废物必须送往具有资质的医废处置中心焚烧销毁,而输液袋、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则可以进入资源回收利用市场。

然而,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付小姐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医院的医疗垃圾一般都是由专业的人收走。但该专业人士是谁及是否分类后收走的,她便不得而知了。

而且有相关报道称,有从业人员曾爆料,个别医院给保洁员等临时雇佣人员工资非常低,他们就出售医疗垃圾创收,“弥补工资不足”,医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有的医院即使不主动出售医疗垃圾,也不会在如何处理医疗垃圾上下功夫,往往把它混同于生活垃圾随意倒掉,其最后归宿地还是废品收购站。

文文指出,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相关人员为从中谋利而不择手段。但除了医院内部监管的不到位外,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也存在着监管的漏洞,以致于让医院“内鬼”和不法商贩谋到医疗废物的“商机”,里应外合。

需多方共举

既然发现漏洞就应该第一时间想办法进行弥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倘若让医疗垃圾随意“变身”牟利,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斩断医疗垃圾黑色产业链,让医疗垃圾回收走回“正道”?

朱启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斩断这条掌控医疗垃圾危害国民生存的黑色产业链,就必须先从这类根源上寻找突破点,而医疗垃圾的来源最主要还是医院。

因此,首先必须对医院内部的监管进行加强。因为此案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少数医院的相关人员无视法律规定。“这就要求医院内部加强管理,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教育广大基层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合理分类医疗垃圾,和有资质的医废处置机构合作,揪出内鬼避免医疗废物外流。”文文告诉记者。

其次,根治医疗垃圾非法加工、倒卖等违法行为,仅靠一个或是两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还需多方力量。除了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外,还应该要求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共同发力,强化问责机制,落实具体责任,避免出现“三不管”情况。并定期开展对医疗垃圾处理的专项检查,对医疗垃圾进行跟踪检查,加大对不法回收、倒卖与处理者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真正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

朱启向记者进一步说道,为什么人们会明知违法而铤而走险?毫无疑问是为了一个“利”字。因此,我们也就必须对医院违法卖出医疗垃圾方,违法进行医疗垃圾倒卖方,及违法进行医疗垃圾加工方这三类人实施重罚。

文文也表示,除了建立完善的医疗垃圾处理监管机制外,最关键的还是在落实上。必须对违规处理医疗垃圾或是处理不力的医疗机构一查到底并严格问责,方可彻底根治“医废黑产业”。

概而言之,要切断此利益链,就必须从垃圾分类、清运、处置、监管等多个环节齐抓共管,彻底堵住环节漏洞,让其“黑产”无处容身。

再者,提高城乡居民的防范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对医院的工作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素养和觉悟,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医院废物流出外。还可以在农村、城市社区广泛开展卫生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