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正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及四大案例分享

日期:2017-06-26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6/26
14: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排水 冷涡暴雨

  “出门带伞”已经成为了这两天的问候语。根据气象预报,21日至24日,京津冀等北方多地将遭遇强降雨过程,这将是今年入汛以来京津冀迎来的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专家分析,此轮降雨很有可能形成上述地区2011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冷涡暴雨”。
 
  22日首都机场全天计划保障航班1566架次,截至10时,已执行航班357架次,受本场及外站天气等综合原因影响已取消航班190架次,主要涉及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海口等地。
 
  是的,强降雨来了,请各自备好小船或泳衣,因为也许你会遇到以下情景
 
  那么问题来了,城市出现内涝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排水系统承载能力不够
 
  管道堵塞导致排水不畅
 
  城市蓄水能力不足
 
  总结一句话就是降水量增多,排水系统不给力
 
  于是,海绵城市建设又被小编提上了议程
 
  什么是海绵城市?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有哪些?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