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土壤修复 » 正文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日期:2017-07-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7/21
08: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土壤修复 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

  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程科技论坛近日在京举办,本次论坛结合中国工程院重点战略咨询项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战略咨询研究”的研究成果,聚焦我国土壤保护存在的问题,对土壤保护立法、农业土壤保护、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重要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
 
  ■强化土壤防治科技支撑
 
  魏复盛 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大家对全国土壤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土壤环境质量是较好的,局部土壤污染严重。
 
  然而,我们在土壤科技方面支撑不足。在土壤污染来源、污染物在土壤中如何迁移转化等问题上,还缺乏细致和科学的研究。对土壤退化、修复和治理的核心技术也较缺乏。我国设立了水、大气污染防治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在土壤上并没有设立。因此在科技支撑方面,依然要继续加大投入。要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发展,加强对土壤区划研究、保护与污染防治核心技术、药剂装备等的研究。
 
  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完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标准、监管制度。二是落实耕地草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制定改良土地环境质量和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规范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监管。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土壤保护与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五是建设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以环保、农业、国土部门为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评价方法,实行农作物土壤环境质量点对点协同监测,监测数据共享。
 
  ■加大耕地土壤保护治理力度
 
  尹伟伦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人均耕地不到1.3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土壤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仅为50%~60%,比40年前降低了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了20%。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工矿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和污泥垃圾等形成的面源污染。除此之外,大气沉降物和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在治理措施方面,小面积的污染土地可以采用换土、翻土与有机肥使用的方式进行恢复。也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如通过种植有吸附重金属能力的植物,解决土壤中轻度污染的问题。经过5年~10年的速生林生长,对农业作物与林业作物进行轮作,把污染的土地有效地利用到林业生产中,然后再回到农业上去。
 
  农林业相结合,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对于地力恢复是很好的自我调解过程。而微生物菌群的加入,以及光化学、太阳辐射降解分解污染物、菌根的利用,对于污染物的分解也有好处。此外,通过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也可以减少农用化肥的使用,保持生态平衡。而加强戈壁、沙漠、盐碱地、丘陵山地的利用,也可以缓解农业污染带来的压力。
 
  ■加快制定和完善土壤法规标准
 
  林玉锁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虽然全国人大已经审议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但我国对土壤的专门立法工作才刚刚开始。当前,土壤污染防治和环保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目前管理上出台的导则、规范、职能等都以此作为法律依据。虽然法律不完善,但是行政性文件的出台,也推动了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去年出台的国家“土十条”,就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土壤环保法规建设和标准方面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把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两个任务并重,这是国家目前面临的一个实际需要,也是现实国情。其次是突出农用地中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使用保障人居安全问题。此外,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土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并进一步明确标准的定位和作用。
 
  总体来讲,就是要针对国家目前的国情以及管理需求,建立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