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危废处置 » 正文

危废产业如何度过“阵痛期”?

日期:2017-07-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蕊 刘晶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7/21
09: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危废产业 新建项目 环境保护

新建项目审批复杂、落地周期长;整体处理能力与排放量错配明显;行业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次不齐、利润率下滑等是目前危废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只要危废处理行业进行合理规划,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快行业整合集中,平稳过渡,就能有效缩短“阵痛期”。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有效解决当前行业集中度低、资源互补度低、处理处置规模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严峻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危废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近日举办的“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首届危废论坛”上,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韧表示出了对未来危废处理行业的期许:企业间打造合作、共享、互赢的行业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危废行业成为环保产业里的“香饽饽”,用“炙手可热”来形容这一行业并不为过。巨大的危废产生量、国家监管政策愈加严格、有限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整体呈现治理企业进步空间大,没有一家独大的产业格局……这些都在激励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这片环保产业的“蓝海”。然而,在来势汹汹的跑马圈地后,行业如何发展才能避免“阵痛”,健康发展,成为本次论坛上的热点。

千亿市场挑战重重

包括新建项目审批复杂、落地周期长,处理能力与排放量错配、存在无序竞争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是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理是短板中的短板。”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陈瑛一句话点明了危废处理处置在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

她表示,目前我国每年约产生4000多万吨的工业危险废物,部分危险废物利用不畅、处置无序,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风险长期存在。

远卓分析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危废产生量为4450万吨,处理量达3730万吨,但处理能力整体供应短缺。

我国庞大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其带来的迫切处理需求正在推动危废处理行业发展。据远卓分析测算,以去年4450万吨的危废产生量为基数,按年复合增长率10.5%计算,2017年将为4990万吨,2021年可能增至7440万吨。由于填埋处理的价格一般在2000元~4000 元/吨,焚烧处理的价格一般在2000元~5000 元/吨,当前危废处理市场规模约在800亿~1600亿元左右。未来3年危废产生量将快速增长,年度市场空间将达到2000亿元。

然而,巨大的市场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会,还有挑战。刘韧指出,危废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一是新建项目审批复杂、落地周期长,不能及时满足危废快速增长的强烈需求。

二是整体处理能力与排放量错配明显,全国布局仍待优化,目前全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多数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而山东、内蒙古、河南、湖南等重要的危废排放地区处理能力不足。

三是行业竞争加剧。跨界者、资本方争先布局,跑马圈地迅速,人才抢夺激烈,甚至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了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次不齐、利润率下滑和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处理设施规模整体偏小,处理处置企业整体呈现缺乏规模的特点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行业整合亟待加强。泽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超表示,“目前,危废处理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仅6%左右,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很小的份额。同时,行业中还没有出现绝对领先的企业。”他将绝对领先的企业定义为,排名第一的企业比排名第二至第五位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还多。

“阵痛期”如何尽快度过?

进行合理规划,加快行业整合集中,在技术、资源、融资等方面整合和创新

行业过热,风险随之加大。众多企业涌入危废处理领域,容易产能过剩,运营管理上也遇到很大问题。如何能让行业平稳度过“阵痛期”?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政府监管的加严、标准的完善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行业将出现巨头企业。未来只要危废行业进行合理规划,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快行业整合集中,平稳过渡,就能有效缩短“阵痛期”。

王亚超则认为,从一些发达国家经验看,危废处理市场今后也将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加强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研发,新技术快速应用;危废处理市场产能不足,建设加快。第二阶段是监管制度逐渐完善,运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大量资本涌入,项目整合加剧。第三阶段是危废处置技术完善,运营管理水平普遍达到较高水平,危废处理市场逐渐饱和,项目整体利润趋于微利状态。”

他还强调,“以前是重无害化、轻资源化,现在有重资源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希望形成较大的总体技术研发平台,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有企业已经试图向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行。刘韧表示,东江环保已经明确了力争到2020年危废处置能力达到350万吨/年,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东江环保将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每年把营业收入的3%~5%用于前沿技术开发、引进、合作和产业化应用。”

同时,东江环保以环保资本为抓手,“产融结合”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企业在深港两地上市平台,深化资本运作。择机采用增发、配股、可转债和优先股等方式扩大公司资本,并以公司债、绿色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低成本资金。”刘韧说。

据了解,今年,在控股股东广晟公司的支持下,东江环保已顺利公开发行了深交所首单绿色公司债券和深交所首单国家发改委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ABS),总金额13.2亿元,近期东江环保还公告了新一轮的定增计划,募资23亿元支持公司主业发展。

此外,企业将以环保互联网为抓手,创新业务模式。开发“互联网+环保”技术,整合废物收运和资源回收渠道,对废物的收集、分类、运输、归纳、处理等环节实现扁平化、精细化管理。

刘韧表示,接下来东江环保还将推出危废处理处置的“互联网+”技术,搭建危废智慧管理平台,为区域危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