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正文

环保产业国进民退隐忧:一场缺乏技术革新的资本狂欢

日期:2017-10-11    来源:中国生态资本网  作者:冶华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10/11
15: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环保行业 环保技术革新 环保企业

  如果说如今被视作风口的环保产业,是资本市场的一场狂欢的话,那么,这场欢愉想要持久,另一个角色不能退场,那就是技术革新。
 
  9月份,9家环保企业登陆新三板,而国有控股企业占三分之一,包括浣江水务、天澄环保、中顺能源,三家企业涉及总资产达30亿元,其余6家民营总资产仅5亿左右。
 
环保产业技术革新
 
  这只是国资背景环保企业实力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国有控股环保企业、国有资本正对环保产业产生着巨大影响。
 
  1
 
  PPP的全面启动,政府采购模式产生变化,对企业融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国企优势更加突出,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民企开始寻求和国企联姻。
 
  而对于“国字号”来说,风头正劲的环保板块已成为国企多元经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上佳选择。
 
  因此,无论是在商业模式成熟的城市污水、固废处理领域,还是在一些处于快速上升期的细分领域,跨界者来势汹汹,央企、国企资本步步为营。
 
  今年7月,广东省国资委下属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完成对东江环保的重组,控股东江环保达15.72%,成为实际控制人,至此东江环保也成为广东省国资委旗下广晟公司控股子公司,带上了“红领巾”。
 
  历经了混改后,带有国资背景的东江环保加速并购步伐,9月底,宣布拟1.304亿元收购南京万德斯和河北立辰所持有的万德斯(唐山曹妃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权,另以0.48亿元收购佛山市万兴隆所持有佛山市富龙环保30%的股权。
 
  2016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收购新三板凯天环保,业务范围涵盖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土壤修复、污水治理、农环治理、环境服务等环保业务。
 
  2016年,中节能集团作为中节能集团投资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平台,斥资约7.87亿参与万邦达定增,并将一跃成为万邦达第二大股东,持股4.99%。
 
  2015年4月,桑德集团与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金信华创达成战略合作 ,启迪科服成为桑德的第一大股东,交易后,一手缔造桑德集团的文一波退为二股东。
 
  2015年8月,碧水源也迎接了国资入驻,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子公司国开创新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54.34亿元占有了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为碧水源第三大股东。
 
  葛洲坝发力环保市场更不是新闻。2015年,葛洲坝以4.2亿元的价格并购凯丹水务75%股份,是其第一笔较大规模的境外资产并购,向污水处理、水净化等环保领域进军。同年,其全资子公司绿园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环嘉集团共同出资设立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其中,绿园科技持股55%。
 
  资本“巨无霸”中国中车今年7月宣布成立中车环境,全面进军农村水处理市场。另有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等大型国字头企业纷纷以成立全资子公司或者并购的形式进军环保市场。
 
  曾有媒体统计,在2016年的128家央企中,已经有61家央企涉及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行业。105家国资委下属央企有57家有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业务,28家金融机构中有4家有环保类业务。近半数的央企已经进入环保业,其中90%以上的重工业国企都已经进入环保业。
 
  2
 
  尽管在环保领域的技术和实践上缺乏积累,但跨界的国企们有着非常明显的融资优势,而且与地方政府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地方招投标市场上容易获得青睐。
 
  2016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称,国务院专项督查结果显示,有些地方参与建设的民营企业在某些方面无法享受公平的优惠政策,无法得到公平竞争的环境,难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在一些PPP项目中,民间资本进不去,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民营企业投资收益,导致民间资本持币观望;有的地方PPP项目则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甚至拒绝民企参与。
 
  民企受到的差别化待遇、国家的阶段性政策、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本障碍,都助推了国资入股潮的发生,而国资的“野蛮”进入,却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冲击。
 
  今年早些时候,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公开表示,现在环保市场扩张非常快,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日子反而更难过了。环保工程的投资主体已经变成央企的基建队伍,都是一些体量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基本没什么机会,PPP也参与不进去。
 
  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发展对资本的依赖不言而喻,如果站在企业生存的角度看,国资的大举进入是细分环保领域或技术型企业接通资本及市场资源,发展壮大的好棋局。
 
  但对于整个环保产业来看,国资控股后,可能会扼杀民营企业的创新生命力。如果未来的中上游环保企业只剩下国企,那么长期来看产业创新能力、效率会下降。
 
  仔细研究央企国企进入的环保领域可以发现,大多数国资通过并购进入热点领域后,开始构筑大环保产业,事无巨细,污水、固废、大气治理等样样涉足。
 
  随着国资在环保产业的疾进,行业垄断进一步强化,万亿环保蛋糕会对民企产生挤出效应,从而降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创新效能。
 
  纵观国内各地各行业的发展,凡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产业创新能力、升级能力就会很强。
 
  如互联网产业中支付宝、微信、电子商务等都是自由市场鼓励创新的产物,这些才是现阶段让中国在全球输出影响力的根源,而环保企业想要在全球输出影响力,恐怕只有技术革新一条路可以走。
 
  引用苏伊士亚洲区高级执行副总裁孙明华的观点,中国环保企业和国际化环保巨头的最大的差距是企业的自主技术研发。任何一个企业,要成为国际化领军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持续不断的研发动力,将很难立于行业的龙头位置。
 
  资本的“国进民退”是环保行业特定发展阶段的现象,尽管市场自身会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和修复,但是政策的良性引导必不可少,国资入驻环保的过程中,如何能让民企得资本优势而不失控股权,不失创新力,才是当下环保业的重要课题。否则,跨界国资的大举进入,不过是一场资本的狂欢和产业的虚假繁荣。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