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山西持续推进“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汾水今日复清流

日期:2019-0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01/14
14: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汾河流域 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


 
   汾河两岸如今处处美景,已经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2018年12月8日,汾河三坝清淤工程开工

    为了让汾河这条山西的母亲河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秀美景象,山西省实施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让一度“有河无水、有水皆污”的汾河重获新生,汾河干流再现“汾水长流”景象,山西的生态环境也随着水生态的修复开始有了质的转变,一幅“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上世纪60年代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汾河流水哗啦啦》唱出了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两岸的秀美风景。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汾河沿岸成了山西省工业集中发展地区,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汾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最为严重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汾河一度断流280天。为让“母亲河”重现生机,山西省打响了汾河生态修复攻坚战。
 
  全流域修复“母亲河”
 
  自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山西省先后组织实施了4次大规模的汾河综合治理。到2008年,已基本实现全年不断流,流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但总体看,水域面积萎缩,植被减少退化、河流污染严重等问题仍突出,生态环境未得到根本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2015年7月,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10月,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首批试点工程开工。2016年4月,水利部与山西省联合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上升至国家治水战略层面。
 
  “2017年《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实施,相关配套意见也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长效机制。”山西省水利厅厅长常书铭说,“我们采取节水优先、退还被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用好本地水、洪水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地下水关井压采6条措施让水量丰起来;从治污、进行水动力重构、提高污水排放标准三方面发力,让水质好起来;大力进行绿化,实现河道景观化、河流生态化,划出水岸线、生态保障线、产业开发限制线3条线,让汾河流域风光美起来。”
 
  为了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山西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有限的财力通过最大限度的市场化运作,成立汾河流域投资公司作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对汾河进行全流域系统治理,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
 
  汾河再现好风光
 
  在太原市上兰村西南,汾河水从峡谷出山口奔涌而出,顺河道蜿蜒而下。上兰村村民王有寿说:“以前汾河就是乱石滩,垃圾遍地,一下雨就把周围淹了。后来上游建好水库,不怕水淹,却也没水了。这几年,通过治理,河里水大了,也清了,城里人都到我们这里来游玩。等汾河一坝治理好后,我们上兰村肯定会更美!”
 
  作为太原市最大的景观廊道,汾河两岸经过一二期治理已彻底改头换面。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6个景区、4个广场、10个园子,建设了14个各具特色的景观景点。每当夜幕降临,景区内7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4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汾河太原段治理三期工程项目部综合办主任侯刚说,目前,汾河三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与一二期工程合计形成全长32.5公里的绿色长廊,“既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水上运动比赛场地,同时将对太原市的防洪排涝、空气净化、气温调节等发挥重要作用”。
 
  “汾河的生态环境改善之后,多年不见的鸟类又出现在我的镜头中。”太原市生态摄影师胡少荣告诉记者。在汾河太原段几乎断流期间,他仅能拍摄到5种到8种鸟类,而汾河景区建成之后,已有160种鸟类被他的摄影画面捕捉到。
 
  多年不懈治理为山西“母亲河”带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正在显现。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的1100余亩汾河滩涂地,引进社会资本改造为900亩世泰湖。如今,这里不仅每年给地下补水60多万立方米,而且成为蓄水灌溉、特色种植、水产养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省级水利风景区。临汾市“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园区中,18个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10个农业园区有8个形成规模;5个文化旅游园区中的16个旅游景区全部实施开发。
 
  一河一策治“七河”
 
  近年来,山西实施了大水网建设,并启动了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河”生态修复。“七河”生态修复明确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河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条件等因素,实行“一河一策”,坚决消除黑臭水体,解决河流径流减少、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岩溶大泉断流、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2017年,山西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体系建立,2.1万多名河长上岗。
 
  治污、调水、绿岸、关井、增湿、节水……山西省坚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视生态修复治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明确了重点治理措施,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实施生态调水,增加地表水资源量;实施退耕还湿,恢复和增加蓄滞洪区、湿地、人工湖泊;严格控制流域内地下水开采;依法全面关停重点泉域保护区和河源保护区内煤矿;依法划定“七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源头保护区,开展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基流、兴水增绿。在平川及城市区控制污水排放,实现污水资源化。
 
  “在‘七河’治理中,我们按照系统治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首先以汾河流域为重点,先行先试,之后再拓展到‘七河’治理中,进行全流域系统治理。我们遵循五大原则,重点创新‘六大机制’、实施‘六大工程’,把每一张图纸、每一寸土地都按规划落实到位。突出政策支持合力、创新建管机制、完善实施制度3个方面的保障,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地,确保‘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有效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处处长武锦华说,目前,山西已在汾河干流源头和杨兴河、昌源河、文峪河、洪安涧河4个主要支流源头设立保护区,且保护区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下一步,山西将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等六大工程,切实完成各阶段治理目标。”常书铭说,“通过一系列举措,未来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将呈现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成为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适宜人类生活的‘宜居长廊’、道路通畅的‘交通长廊’和经济发展的‘富民长廊’。”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