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或迎全面启动时刻
社会对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关注,土壤修复政策频出台,国家重金支持试点项目,释放积极信号,“土十条”呼之欲出。
2.环保部结构变革新设“水、气、土”三司,土壤防治地位提升
3月3日环保部正式公布机构编制将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此次环保部裁撤污染防治司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司,主要原因是过往两者分工有很大重叠,此次裁撤权责混乱的大部门,设置精而专以水、大气、土壤命名的环境管理司。
3.划定土壤综合防治示范区
6个土壤综合防治示范区从2014年起陆续启动实施。据专家透露,即将出台的土十条中可能包含250个土壤治理试点区域:100个农田治理试点、100个工业土壤治理试点、50个矿山土壤治理试点。土十条试点可能配有相应配套资金,资金可能来自重金属专项资金等现有科目。
4.土壤修复标准体系出台在即
为配合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3项标准草案将再次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5.预计土十条4-5月份出台,土壤立法进入议程。
目前“土十条”已经提交国务院审议,对比大气、水十条进程,预计4-5月份有可能正式通过。大气、水污染防治法都是相应立法在“十条”前,土壤与之相反,随着土十条即将出炉,目前土壤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议程。
6.美国对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借鉴意义重大
对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借鉴意义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土壤污染治理法律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基金。促进公众参与基金监督管理。
7.新型商业模式正积极探索,盈利问题有望解决
“先修复,再出让”资金依赖政府,不可持续。从企业获得土壤修复项目角度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商业模式主要有BOT和EPC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