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双城记”之从鹿特丹和深圳探讨人鱼海洋和谐共生

日期:2016-03-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3/31
10: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保护 流域治理 环保

填海造地还是退田还海?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想必不少人对电影《美人鱼》中的情节记忆犹新,填海造地、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引发关注,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今天,我们以鹿特丹和深圳为例,探讨人与海洋如何和谐共生。

图为鹿特丹地标式建筑——伊拉斯谟斯桥(又名天鹅桥)

图为电影《美人鱼》取景地之一——深圳大亚湾杨梅坑

一些填海造地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如荷兰、日本早已开始了退田还海的实践,而中国一些沿海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填海造地项目。从填海造地到退田还海,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对我国沿海城市建设有哪些启示?本期“双城记”以鹿特丹和深圳为例,探讨人与海洋如何和谐共生。

富商刘轩为开展房地产项目打算填海造地,并用声呐驱逐人鱼,失去家园的人鱼精心设计了复仇计划——电影《美人鱼》在给大家提供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填海造地、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关注。

《美人鱼》的结尾,刘轩和珊珊携手遨游在美丽浩瀚的海洋,人鱼大战变人鱼相恋。我们喜欢这样的结局,也相信会有更多填海造地变退田还海的故事发生,人与海的关系能从相互对立回到和谐共生。就如同一对恋人,在摸索中前进,在磨合中成长,在这片蓝色星球上共生共荣、繁衍生息。

鹿特丹

始建于13世纪下半叶的鹿特丹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鹿特丹港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大港口,荷兰第二大城市。

鹿特丹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新马斯河河口,地势平坦,低于海平面1米左右。虽然莱茵河、马斯河年复一年带来大量泥沙,但由于地基不断下沉,陆地仍被大海一口口吞没。在与大海的搏斗中,荷兰人修筑海堤,挡住海水;围海造田,种植牧草;架起风车,用风力来排水。“低地之国”荷兰全国国土面积的1/4是从海里填出来的,无怪乎荷兰人会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

可以说,鹿特丹港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顺应世界航运和贸易的发展趋势,从市区河畔沿河逐步向外发展,直至向大海要地,同时建设被置换出来的地块的历史。

还地于河应对洪灾

为满足对土地的需求,1970年,鹿特丹港启动了“玛斯平原垦地项目”,着手大规模围海造田,使得港口和工业区的面积从3000公顷扩大到了1万公顷。

在大规模填海造地的同时,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洪灾阴影挥之不去,海滨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沿海污染加重,渔业资源锐减。

原本以为通过建筑大坝处理好来自海洋的外患后就可高枕无忧,没想到在1993年~1995年间,荷兰接连遭遇大水灾,荷兰境内河水水位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下游的堤防几近溃堤,不得不疏散了25万居民,当时造成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当年这场水灾使得荷兰政府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审视延续数十年的传统治水理念,于是,一个新的治理思路出现在荷兰人的脑海中。荷兰人提出“还地于河”的理念,给河流多一些空间,将过去因水利工程从河川廊道内夺得的空间还给河流,让河流可以像以往一样自行改道,自然流淌,提高泄洪能力。

曾经与水为敌的荷兰人,如今正在探索一条与水共存的新路子。

退田还海恢复自然原貌

1950年~1985年间,由于填海造陆,荷兰损失了55%的湿地。湿地的丧失使荷兰在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的功能上出现许多问题,如近海污染、鸟类减少等。

在这一背景下,1990年,荷兰农业部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这是一项非常宏伟的计划,打算用30年时间,保护受围海造田影响而急剧减少的动植物,并努力复原过去的自然景观。

按照《计划》,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将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开拓地”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而《计划》中的“生态系长廊”计划,就是要将过去的湿地与水边连锁性复原,建立起南北长达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

由于担当自然保护与管理国立公园的单位是在荷兰农业部的直接管辖之下,在扶植酪农的同时又考虑到了自然保护的政策。

[pagebreak]

港口开发可兼顾自然环境

作为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港现在已是满负荷运作。确保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成为鹿特丹市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荷兰人在西端的北海实施了“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开展了海上工程建设的又一壮举。项目于2008年开始动工,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在吸取了一期的经验教训后,二期规划致力于打造一个清洁、环保的港口,尽量减轻项目对海岸和海洋自然环境的影响。

由于规划的部分建设区域与一个沿海自然保护区相冲突,海床将变成码头,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海洋动物将面临失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威胁。

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开辟了一片2.5万公顷的海床保护区和多个海鸟保护区以及35公顷的新沙洲,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作为给海鸟和海豹的新的栖息地,将新建5个小规模人造沙洲,其中3个是专为补偿规划的生态影响而建。

这里,海鸟的繁衍生息将不受打扰,尤其是在每年的繁殖季节,捕鱼和海上娱乐活动在这片海域将被禁止。

深圳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一画,沧海变桑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曾经的小渔村深圳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中国香港和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在深圳这个陆地面积约两千平方公里的狭长土地上,聚集了一千多万人口,城市建设迅速扩张与可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和国际上很多沿海城市一样,深圳也开始向海要地。据不完全统计,自建市以来至2013年,深圳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6.5%。

地表沉降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010年3月,有媒体报道,深圳宝安中心区多个填海造地的楼盘地表出现不同程度塌陷,多处地砖开裂,沉降最深处达12厘米,引发住户极大担忧。虽然专家表示主体工程本身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但终归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对于深圳填海区沉降事件,有地产专家表示,沉降是填海区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外的填海区通常要经历30年左右,经过海水冲刷和地表充分沉积才可以大规模建设。而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过热、扩张过快,导致填海区完工不足10年就进行房地产开发,土地根基不稳,地表或继续缓慢沉降。

“楼陷陷”事件只是深圳填海造地的一个初步后果,海岸线变“房岸线”改变的不仅仅是景观,事实上,大规模填海正在改变深圳原有的海洋城市特性。

海洋生态价值日益丧失

环深圳湾地区一直是深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罗湖、福田、南山片区均已成为深圳市的核心区域。然而,伴随大规模填海,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深圳湾的红树林,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位于市中心的湿地,最为深圳人所骄傲。但20年前深圳湾清澈的海水,现在已变成黑褐色,散发出臭味。

内伶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员王勇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自然岸线消失,变成工业、码头港口海岸线,将使原来的植物生态生物链消失。原先深圳湾延伸到内地,对小气候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海滨环境已经改变,海水在旱季就成为劣Ⅳ类水了。”

王勇军以红树林为例说:“红树林保护区至今已消失了一半,内伶仃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原有130~140多公顷,现在天然红树林不到70公顷,后来补种才达到80多公顷;其他很多地方红树林都已经全军覆灭了。而且深圳湾陆地化非常严重。本来最有生态价值的是1.5~2米高的红树林地段,底栖生物和鸟类都在这个层次生活觅食。以这样的陆地化速度算起来,60年之后深圳湾陆地将会抬高1.8米,红树林将受灭顶之灾。”

护海意识开始提升

“深圳速度”让人称奇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开始显现,深圳人开始反思: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否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我们不光要“深圳速度”,更要“深圳质量”;不光要快,还要好。

深圳华侨城湿地是中国唯一一处地处城市腹地的红树林湿地。它的前身是上世纪90年代深圳湾填海时留下的一片废弃滩涂,2007年开始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修筑了1.45公里生态围堰,清淤还湖20.6万平方米,并修建了水生物通道、鸟类飞行通道和公路生态保护隔离带;补植近4万平方米红树林,补建1.5万平方米滩涂,恢复8万平方米陆地植被。

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这里已成为深圳的“城市之肺”,走进现在的华侨城湿地,犹如身处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处处鸟声啾啾,翅影翩翩,水色天光交相辉映。每年冬天,都有大量候鸟栖息驻足,其中不乏卷羽鹈鹕、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品种。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通过规划引领、资源整合、严格控制围填海活动、加快推动立法等措施,加强我国自然海岸线保护。相信随着人们护海意识的提升,海洋环境保护能够加快步伐,取得更大的进展。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