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潜力蕴寓在能源浪费之中。如能源没有经过任何使用而白白浪费掉(煤炭积压自燃);能源的超功能使用(暖气温度调节过热或空调过冷);能源使用在淘汰产品或低劣产品生产之中;能源使用在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产品之中(假冒伪劣产品)。
(2)节能潜力蕴寓在能源损耗之中。一切能源从开发、加工、输送、转换和消费的全过程,都是通过各类能源材料、器具和装备来实现的,因此其效率不会是100%,但是可以减少这种损耗。如耗能设备制造中的能源损耗潜力(如锅炉效率的提高);耗能设备运行中的能源损耗潜力(设备运行不合理,变频改造);能源开发中的能源资源损耗的潜力(如小煤矿开采率低)。
(3)节能潜力蕴寓在能源消耗之中。终端能源的消费可分为有效消费和无效消费(有效能或无效能)。如生产工艺中能源无效消费的潜力(优化生产工艺或流程);民用生活中能源无效消耗的潜力(低效家用电器);余热和余能的节能潜力。
(4)节能潜力蕴寓在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之中。如耗能产品(现在叫用能产品)制造标准水平的差距;能源产品加工标准水平的差距;产品能耗定额标准水平的差距。
(5)节能潜力蕴寓在分割体制的弊端之中。如行政管理体制束缚了能源的节约(如住宅区各自建锅炉);产品结构、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小钢铁、小电炉“一哄而上”);条块分割的内耗体制(相邻企业不互通有无)。
(6)节能潜力蕴寓在能源经济弊端之中。如能源资金(节能资金)没有发挥最大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能源价格过低,促使了能源消费;物价存在着不利于节能的因素(如铝盆的能耗大但价格却比塑料盆低)
(7)节能潜力蕴寓在能源管理薄弱环节之中。如能源法制不健全、能源监督不强、能源奖惩不明,能源标准较少和贯彻不力等。
(8)节能潜力蕴寓在陈旧的传统观念和落后的习惯势力之中。如高利用率就是高效率的传统观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小农经济观念;吃能源大锅饭的习惯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