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已然成为定局。但今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却遭遇延后,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低碳发展的必经阶段,碳市场的推动道阻且坚,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将为碳市场带来可供想象的空间。
碳交易市场启动的必然性
在去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我国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等重要目标。
习总书记在去年访美时表示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还提出,“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将低碳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机制来推动低碳发展。
全国碳市场或明年下半年启动
日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办的2016年(第七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上,与会专业人士表示,明年将启动的全国统一碳配额交易市场将增加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促进产品创新,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而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的具体时间点或在明年下半年。
首经贸大学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首商股份独立董事陈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碳配额交易市场化以后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有促进作用,对绿色金融有撬动作用。现在碳排放作为商品以后,可以自由买卖。通过这种相互转让,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动力更大,促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
陈及表示,明年全国统一碳排放市场,对绿色产业有推动作用。这个市场一旦打开,绿色金融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半年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延后
不过,对碳市场来所,并非一帆风顺,原本应在6月底完成的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最终还是未如期完成。
日前,北京环交所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履约处副处长王庶公开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地方难在6月底按国家发改委要求报送排放数据,因此,国家发改委希望最晚7月能拿到大部分重点排放行业数据。业内表示,各地报送的碳排放数据尤其是重点排放企业的排放数据将直接决定中央制定地方配额分配方案的方法,如果该项工作一拖再拖,不仅配额无法确定,就连配额的计算方式都难以决定。
具体来说,王庶介绍,按照进度和能力等标准来划分,各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已经完成了报送;第二梯队已做了一些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细节问题;第三梯队能力、技术比较薄弱,希望国家能给予帮助。
对于延期,一位第三方核查机构负责人表示“不感到意外”。“大多数非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国家发改委之外的国务院部门,对他们来说,碳交易还是个全新事物,需要过程来消化。”这位负责人表示,有些地方政府也很着急,特别是地方发改委。但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企业配合,凭发改委“一己之力”难以完成。
安迅思中国碳市场首席分析师陈少成认为,上半年的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延后,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有些省份进度比较缓慢;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证数据质量,不完全是坏事,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来核查数据。
碳市场启动的三大必要条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认为,碳市场要想真正推动低碳发展,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我国建立的是真正的碳市场还是虚假的碳市场。美国加州等地把碳市场当成一种绿色筹资手段,通过从碳市场得到的资金去发展低碳领域,碳市场参与者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没有平等获得回报的权利,投资回报率与资源产出率还是无法相向而行。
二是不能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用在碳市场,否则会混淆区域发展与碳市场发展之间的区别,碳市场一定要追求公平性、一致性、稳定性,一定要全国统一,区域发展不能依靠碳市场而应依靠转移支付来解决。
三是如何做好监管。美国加州碳市场配额只有几亿吨,监管已有几百人。我国全国碳市场配额将达到30亿~40亿吨,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应保证规则的统一,地方应在中央统一规则下做好配额分配和市场监管。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方案(INDC)显示,中国达峰需要投资48万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只能依靠更好地动员社会资本来实现,而碳市场可以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