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保政策对煤钢焦去产能具有筛选作用
历史每次环保检查都会带来煤焦钢阶段性减产,环保时间的持续时间和环保检查所涉范围决定着环保对市场的影响程度。近日唐山钢焦连续两次的环保限产,一定程度上都出现钢焦减产,进而钢焦价格的反弹,最后传导至上游铁矿石和炼焦煤价格的上涨。
可以说,环保对去产能具有市场择优功能,去产能既然是当前煤焦钢的主要政策之一,而新环保法也需亮出钢牙,用环保手段来去产能看起来更具有市场化影响,并且可以择优去掉环保不合规的企业。
之前环保虽然一再要求,但严格执行度还有所欠缺,只有在重大节日或检查力度较大的时期局部地区执行,执行范围和时间有限,所以对钢焦产量的调控效果不大,后期,借以环保手段去产能如果能长期全国范围执行,则会大大助力钢焦去产能的加速实施。
2. 环保政策的囚徒困境
据调研,现在国有企业基本环保设备是达标的所以不需要,但是其他一些民营企业就需要上环保设备,一般一个年产190万吨的焦化厂徐亚投入4000万元上环保设备,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太合适,因此大家只能通过减产来达到环保要求的指标,因此焦炭减产很多,焦炭价格上涨。
所以如果环保政策全面强制实施开来,最终受损或退出的大多是民营企业,最后钢焦行业将变成国企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从市场效率角度是不利的,行业只有民营企业的足够参与竞争,才能够相互促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创新进步。不敢想象只有国企的行业生命力。
也许这也是政府一直没有下狠手的原因之一。
3. 怎么破?
现在各行各业去产能预到的共同问题最终都是体制性问题,也就是说国企依靠国力,具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较大的规模,除了效率和负债无可挑剔,而名企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下的技术和设备的相对滞后,规模较小,但要比国企效率高,负债水平也相对要低。所以,说到底供应侧改革要从源头体制改革抓起,改变这种企业主体差异性问题,实现政企分开,企业独立核算,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也许到那时候,我们的供应侧改革才能实现无为之治的市场化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