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深圳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率先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日期:2017-02-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2/15
10: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会议

2月14日上午,深圳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部署。《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深圳将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率先将深圳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深圳把环境保护摆到突出位置,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十三五”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争当绿色发展的排头兵,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将深圳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基本原则是:

——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把为民惠民作为人居环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增加市民群众绿色福利。坚持环境优先原则,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坚持绿色发展、源头防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努力探索出一条经济发达地区破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治理。将提升环境质量作为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举措,实施最严格的标准,运用最先进的技术,着力打造最优的环境质量。系统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多污染物共同削减、多环境要素协同改善,实现全市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均衡改善。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法治。牢记特区使命,发扬特区精神,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全国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可供复制的模式。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思路,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社会共治、合力推进。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治理和监督。倡导知行合一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

“十三五”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打造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广东省下达的目标内;生态系统稳定性、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安全得到保障;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率先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持续降低,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广东省下达的目标内,万元GDP水耗比2015年累计下降18.5%。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大幅提高公众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感。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PM2.5年均浓度确保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并力争达到25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跨界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5.10%。

——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均达到100%。实现环境监管执法标准化、网格化、智能化,环境监测实现全覆盖。环境信息化水平满足环境监督管理要求。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