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土壤修复 » 正文

博天环境:应用绿色修复模式 结合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治理 采用组合修复技术达到最佳效果

日期:2017-12-15    来源:中国联环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12/15
10: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博天环境 土壤修复 地下水治理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5年进入环境治理领域以来,以“构铸天人合一的美好环境”为使命,以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不断为社会带来更有品质的环境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在2017年12月8日的中国环联第一届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博天环境集团子公司博川环境修复(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伦梁,结合行业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绿色环境修复发展建议,同大家分享了博天环境集团在绿色修复方向的技术工程经验及经典案例。
  
  张伦梁现场发言
  
  博天环境在工业与能源水系统、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已经形成涵盖检测监测、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深厚的技术底蕴创造了服务不同行业的数百项卓越环保项目典型业绩,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开拓在新兴环境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快速增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截至2016年12月,博天环境共获得授权的专利近120项,覆盖工业水处理、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黑臭水体及生态治理、膜产品及工艺、家庭净水等多个领域。综合20余年的工程经验和行业专长,博天环境制定了“十百千计划”,确定了10项工艺技术路线,建立了100项企业标准规范,总结了1000个项目中难点问题,为内部技术能力提升和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大、行业问题多
  
  1.土壤修复理论市场容量:十万亿
  
  2014年10月发布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在规划中,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损毁且未有效治理的矿山土地约为220万公顷,每公顷治理成本约为10万元,则全国的市场空间约为2200亿元。我国的工业污染场地大约为30-50万块,以当前平均每块场地的处理成本300万元估算,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潜在市场空间为0.9-1.5万亿。
  
  根据《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全国耕地总面积为20.3亿亩,超标率19.40%,则污染总面积约为3.9亿亩,假设每亩耕地的处理成本为1-2万元,则农业耕地修复市场空间大约为3.9-7.8万亿。
  
  随着土十条的落地,土壤修复每年投资需求将不会低于200亿元,相对2016年仅50亿元的投资额有质的飞跃。
  
  因此,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理论上市场容量为10万亿!
  
  2.行业问题多
  
  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土壤修复技术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修复技术多采用异位修复,偏重能耗较高的快速治理技术。在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上,往往存在以下这些问题:1.地块的后期开发规划与现状脱离,没有实现资源最优利用;2.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会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3.土壤与地下水的治理没有很好的统一,修复效果不持久;4.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采用热处理等高能耗技术,经济性较低。
  
  主流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行业问题
  
  行业标准不健全:缺乏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技术方案;
  
  场地调查不重视:环境调查不精确、治理方案不科学、修复经费不充分;
  
  工艺路线不低碳:污染转移而不修复、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选用焚烧等高耗能技术、重土壤轻地下水、长效管控措施少;
  
  工程质量难保证:部分企业为拿业绩低于合理成本价中标,导致工程质量差;长期管控不重视,修复工程效果短,污染反弹经常有;
  
  二次污染易产生:部分从业人员和分包商环保意识薄弱,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博天环境:污染土壤与地下水治理有机结合的绿色修复模式
  
  1.绿色修复核心理念与技术优势
  
  适度最优:根据土地用途和暴露风险确定修复目标、确定成本最低修复方案;
  
  水土共治:土壤和地下水同步修复、避免污染问题反复;
  
  综合修复: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技术并用、原位异位修复结合;
  
  长效安全:基于在线监测的长效运营、根据人群健康风险管控污染。
  
  2.绿色修复模式——优化场地调研与风险评估
  
  了解场地历史背景信息,分析场地内外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根据地块功能及地层结构布设采样点位,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污染分布情况→通过模型计算评估健康风险等级,确定修复目标值→引入多种快速和间接调查技术,提高效率,降低人为扰动,节约资金。
  
  3.绿色修复模式——将土壤污染治理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有机结合
  
  完善场地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充分掌握场地地下构造;
  
  分析污染物性质和在特定场地条件下的迁移、转化方式;
  
  将土壤治理技术与地下水治理技术结合,根据场地特点确定重点和优先顺序;
  
  优先选择可以同时处理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
  
  绿色修复技术优化和新型原位修复药剂研发。
  
  4.绿色修复模式——采用组合工艺达到最优修复效果
  
  5.绿色修复模式——建立场地监测和长效风控系统
  
  场地调查:进行潜在污染调查、建立数据库;
  
  修复治理:完善监理、验收监测技术和方法;
  
  后期管理:建立后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方;
  
  场地管理:细化场地分步管理办法。
  
  博天环境绿色修复经典案例
  
  1.博天环境自由核心技术
  
  2.绿色修复技术
  
  地下水循环井→油泥处置→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高效修复药剂→原位氧化药剂→原位还原药剂
  
  3.项目案例分享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焦化厂地块中生产区域内污染较轻和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土壤中存在VOC和SVOC有机污染。在修复施工中,我们对VOC和部分低浓度SVOC污染土壤采用异位SVE(气相抽提)复合BV(生物通风)技术进行修复。修复的污染土壤清挖转运至修复基地,通过物理结合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异位修复。
  
  项目特点:项目所有污染土壤全部采用异位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其中污染土壤由于存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所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异位SVE技术复合BV技术作为主要修复手段的大型污染土壤修复项目,能够同时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浓度较低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修复处置。数年的修复工期也是国内少见的长周期土壤修复项目。
  
  项目进展:项目污染物被全部转运至修复基地内进行修复,修复基地已完成防渗硬化地面、污水处理站、充气膜密闭大棚、办公区等临建设施建设,正在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工作。通过对污染土壤进行SVE复合BV进行处理,正在修复的土壤中VOC污染物浓度经修复过程检测,基本已经满足修复目标要求。土壤中SVOC污染物浓度在生物降解的促进下,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总结
  
  博天环境在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坚守绿色生态、水土共治和长效安全的绿色修复理念,为客户提供快速有效和经济适用的生态修复综合解决方案。坚守“精进、创新、包容、感恩”的共享价值观,博天环境积极构建环保产业共生成长的新生态,以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产业链优势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推动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原标题:行业 | 博天环境:应用绿色修复模式,结合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治理,采用组合修复技术达到最佳效果!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