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能源网从
河南发改委获悉,河南发改委印发《关于河南省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静脉产业园要突出城乡
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功能,适当布局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分散处置项目的市县,原则上不再规划布局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已办理审批手续但未实质开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要统筹纳入静脉产业园建设。未列入各地静脉产业园的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各地发展改革委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电力公司不得安排接入电网系统。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河南省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豫发改环资〔2018〕148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河南省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河南省环保厅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2月22日
河南省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静脉产业园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为特征,实现各类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主要载体,是城乡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促进城乡低值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集聚化处理,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低值废弃物处置工作,“十二五”以来,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开展试点示范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各类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到 2020年,全省每年将产生生活垃圾 3500 万吨、建筑垃圾 1.2 亿吨,传统的无害化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并且难以为继。当前我省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垃圾焚烧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6.3 个百分点,餐厨垃圾、城市污泥尚未规模化利用,各类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不合理、工艺技术落后、环保排放标准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城乡低值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需求十分迫切。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16〕2851号)、《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办环资〔2017〕1778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 号),加大对城乡低值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规划引导,并列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十三五”是我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河南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势在必行,规范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迫在眉捷。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促进城乡各类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质”和“量”双提高,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和“废料”围城问题,破解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为全面建设美丽河南奠定坚实基础。
二、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城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突出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共享、产业协同耦合、运营高端高效,科学规划选址,健全政策体系,统一规范建设一批规模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生态环境友好的静脉产业园,促进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
(二)基本原则
强化园区定位。静脉产业园要突出城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功能,适当布局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医疗废物处置、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形成“核心功能+协同产业”发展格局。
遵循多规合一。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集中供热供暖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充分衔接,科学编制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
分步有序实施。推动中心城市、人口大县加快建设静脉产业园,其他地区依据废弃物产生量以及现有设施处置能力,有序推进建设。已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设施的市县,要充分依托现有处置设施规划布局静脉产业园,坚决防止一哄而上、乱铺摊子、重复建设。
坚持高端推进。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引进龙头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排放限值,推动园区运营全过程管理创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运营静脉产业园。
突出市场运作。推行垃圾处置特许经营制度,合理确定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及义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坚持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提升项目建设运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布局建设一批工艺技术水平一流、协同处置效应明显、生态环境友好的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置总能力的比例超过 5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 40%、70%以上,静脉产业园成为全省各类城乡低值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主阵地。
三、重点任务
(四)规范布局选址
明确标准。中心城市、户籍人口 100 万人以上且城区人口超过 20 万人的县(市),规划建设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等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静脉产业园。
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超过 600 吨、餐厨垃圾日产生量超过50 吨的县(市),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应协同处置城市污泥、建筑垃圾等其他废弃物,有条件的可将农作物秸秆、危险废弃物纳入静脉产业园综合处置。
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低于 600 吨的县(市),鼓励以省辖市为主体,统筹推进辖区内相邻县(市)共建共享静脉产业园。
优化布局。各地布局静脉产业园要加强与已建、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衔接,统筹推进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城市污泥等废弃物处置项目建设,实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协同发展,把静脉产业园打造成处置各类低值废弃物的主流模式。
科学选址。结合城市发展、工业及居民用热需求,充分利用荒地、劣地,优先在垃圾填埋场或在运垃圾处置设施附近布局建设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选址要严格执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标准。
有序推进。优先支持现有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卫生填埋场 3 年内封场的市县加快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其他市县结合本地区垃圾处置实际需求统筹考虑规划布局静脉产业园。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分散处置项目的市县,原则上不再规划布局综合类静脉产业园。
(五)强化运营管理
完善提升收运体系。结合静脉产业园城市废弃物处置设施,加快推行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城市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清扫保洁、中转运输、终端处理”一体化运营,形成“户分类、村收集、县(市、区、镇)转运、园区集中处置”的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全量收集处置。加快建立餐厨垃圾排放台账登记制度,推进餐厨垃圾密闭运输、集中处置。
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静脉产业园建设运营。规范招投标管理,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联合体的形式建设静脉产业园。支持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运营。
实行全过程智慧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垃圾清运车辆和线路进行统筹调度,对生产企业进行全过程视频化管理,实现各类废弃物“回收—运输—处置”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六)坚持高质量建设
打造绿色园区。按照产业循环化、设施绿色化、生态景观化要求,建设环境优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绿色低碳并具备环保教育和文化旅游功能的公园式静脉产业园。
突出环保治理。从严从新执行环保排放标准,高水平建设园区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加强垃圾焚烧烟道气、粉尘颗粒物、垃圾渗滤液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以“装、树、联”为重点,全面提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相关规定处置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优选技术工艺。结合不同类型废弃物的处置规模、理化性质,科学选定技术工艺,合理配置处置设备。所选技术、工艺和装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确保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七)带动产业发展
壮大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依托省内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城市污泥和餐厨垃圾等有机废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厌氧消化、高温高压粉碎处置医疗废物等技术装备,大力发展智能化垃圾收储转运车、大中型垃圾压缩中转装备、智能分选装备。研发生产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应急监测设备和自动化监控系统。
积极培育环保服务业。发展环保服务总承包、环境治理特许经营等综合环保服务业,推广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环境第三方监测等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模式,培育环境咨询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环保服务新业态。
四、组织实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住建、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实施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县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加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静脉产业园建设综合协调,研究制订支持静脉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定期召开厅际联席会议例会,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市县上报的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进行集中会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的收运、中转和集中处置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厅负责统筹现有财政政策支持静脉产业园建设,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保障静脉产业园建设用地,省环保厅负责静脉产业园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市县政府负责制定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审批静脉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统筹推进园区建设运营管理。
各市县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按程序上报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经部门联席会议会商同意并函复后实施。已办理审批手续但未实质开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要统筹纳入静脉产业园建设。未列入各地静脉产业园的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各地发展改革委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电力公司不得安排接入电网系统。
(九)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进行政策扶持、投资引导和适度补贴。合理制定和调整
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严格落实垃圾发电全额收购、上网电价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各地对符合规划的静脉产业园及重点项目,比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落实用地政策。
(十)完善投融资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大力推进绿色信贷业务,支持静脉产业园及重点项目建设。 鼓励省级投融资平台设立产业基金,运用市场化模式参与项目建设。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运营。积极推荐市县静脉产业园申报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统筹利用现有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静脉产业园建设。
(十一)加强宣传引导
鼓励静脉产业园设立科普展厅,着力打造科普基地和循环经济教育基地,加强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引导消费绿色产品,实现社会与政府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电视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公众沟通工作机制,提高公众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建设项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附件: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编制指南
附 件
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编制指南
为推动我省静脉产业园建设顺利开展,规范各地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制定本编制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统筹区域城乡各类废弃物资源量,明确静脉产业园功能定位、各类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应覆盖城乡;餐厨垃圾主要覆盖中心城区(或县城建成区);其他废弃物可根据资源量合理确定适当经济规模。
(二)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范围和进度。
(三)总体方案实施期限为 3 年。
二、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废弃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1、区域发展情况。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特点、人口规模、城镇化率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附行政区划图、地形地貌图等。
2、区域废弃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区域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城镇人口按每人每天 1kg、农村人口按每人每天0.6kg),中心城区(或县城建成区)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按每人每天 0.2kg),其他拟利用的废弃资源量。
3、各类废弃资源收集处置情况。现有收集方式、收集量和处置方式、处置量,主要处置设施的分布情况。
(二)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依据资源量预测、现有处置设施运营情况、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要求、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分析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产业基础、政策机制、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周边产业配套等方面分析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三)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明确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合理确定各类废弃资源的利用量和利用率、园区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并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
(四)主要任务
对静脉产业园建设进行总体框架设计,从选址、空间布局、收运体系完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运行管理等方面,明确建设任务,推进静脉产业园区发展。
1、园区选址。明确园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四至边界、占地面积。分析园区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相符性。附园区区位图。
2、空间布局。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产业关联性和基础设施共享等情况,开展园区布局总体设计,合理安排功能分区,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污染物集中排放处置。附园区空间布局图。
3、收运体系建设。统筹考虑园区拟处置的各类废弃物资源量和特点,合理布局收运设施,规范储存和运输。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提高垃圾清运率和可再生资源回收率。
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坚持先进适用的原则,明确园区各类废弃物利用方式、利用规模、主要工艺和技术路线、产品类型、主要产品去向等,促进不同种类废弃物处理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5、污染集中治理方面。明确园区运营阶段污染物产排特征,提出针对性污染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严禁产生二次污染。强化园区景观化、园林化、公园化、生态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设环境友好型的静脉产业园。
6、基础设施方面。按照园区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要求,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出园区内运输、供排水、能源、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
7、运营管理方面。突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明确提出园区智慧化管理、废弃物收运处理一体化运营的具体措施。提出与当地周边社区由“邻避效应”向“邻利效应”转变的具体措施。
8、规范招投标管理。明确提出初步招投标方案,将省内企业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联合体的形式建设静脉产业园列为公开招标的必要条件之一,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省内注册分公司作为优选条件。
(五)重点项目
针对目标和任务,结合静脉产业园收运体系和已有项目基础,合理提出拟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
1、项目建设总表
分重点工程类项目(包括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回收体系建设等)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投资额、实施期限、实施条件和投资主体。
2、主要项目基本情况
(1)主要项目建设的基础,废弃物处置量及主要产品、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条件,主要技术工艺设备及先进性分析等。分年度说明建设安排及投资计划。
(2)项目投资估算及构成。以表格形式详细列明每个项目的投资估算(不含土地购置费)。估算范围至少应包括厂房建设(建筑面积、总额等)、设备购置(设备名称、台套数、价格等)、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等。
(六)效益分析
重点对静脉产业园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对园区发展的各项成本及收益进行初步核算,评估园区发展的成效。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物质减量、资源化利用的直接经济效益;污染减排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促进园区本身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同时带动园区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增强园区活力,提高园区综合竞争能力等方面。
2、环境效益分析。园区及周边地区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提高;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
3、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等方面。
(七)保障措施
围绕主要任务的落实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投融资机制、价格收费、技术支撑、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众参与、宣传教育以及能够保障园区发展的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