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工业废水 » 正文

北京黑臭水体整治已全部完成 将试点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

日期:2019-05-31    来源:北京晚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05/31
09: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

  记者从5月29日上午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了解到,本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将探索用于林地种植土等资源化途径。
 
  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标准高于国标,污水处理能力六年来提升近70%,再生水利用量位居全国第一,黑臭水体整治全部完成,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信息显示,2018年,全市共立案处罚涉水环境违法行为407起,处罚金额9201.45万元,处罚金额同比增长64.6%。
 
  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水污染防治法和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刘伟表示,检查中发现,部分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现状建设与规划不一致,没有铺设污水收集管网,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和集中处理,直接通过房前屋后的沟道、坑塘、马路边沟等小微水体排入自然环境,对相关河道产生污染。
 
  检查中还了解到,全市1206个行政村已解决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占30.69%,剩余七成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仍未建立长效机制。部分农村地区,村庄分散,污染点多面广,按照城镇方式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成本高、难度大,无论分村建设还是多村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都难以达到治理效果。还有的农村污水处理厂,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及运行维护资金,处于闲置停运状态。
 
  随着本市污水处理量的持续增长,污泥产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基本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刘伟表示,2018年全市共无害化处理污泥100多万吨。按照国家颁布的固废管理和土壤环境等相关政策,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产成品难以输送至外省市加以利用,目前在本市也未得到广泛利用,造成大量污泥临时堆放,既占用土地资源,又形成新的环境污染风险。
 
  为此,执法检查组建议,从源头上降低水污染物排放,防止小微水体对河道的污染。此外,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其特点为有机物质含量高,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实现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泥堆放造成的环境风险。因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园林绿化、百万亩造林工程、土壤改良、苗圃种植和矿山修复等领域,大力开展无害化处理污泥综合利用试点。
 
  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小红门、高安屯、槐房等13座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处理能力达到6128吨/日,基本实现了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已开始探索无害化污泥用于林地种植土等资源化途径。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