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日期:2019-09-12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09/12
10: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 垃圾回收

   前不久,上海市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引来不少人的关注与热议。
  据悉,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垃圾区别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以此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与经济价值,最终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当前,我国主要将垃圾分为四个类别,即可回收(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有害(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厨余(又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其他(又称干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
  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划,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北京、天津等46座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对此,部分业内专家认为,预计未来一年该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的产能;未来1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受此政策影响,目前市场上诸如可分类垃圾桶、垃圾处理器、垃圾分类标示等相关用品的销量呈现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趋势;很多线上平台与线下商铺也纷纷开设代扔垃圾服务;还有一些企业选择大力投入智能垃圾回收柜等再生资源回收设备领域,以此获取更高收益。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管理也不乏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首先,很多投资方案虽充满创意,却难免有“三分钟热血”之嫌。例如,此前多家企业相继推出“互联网+废品回收”业务,试图面向居民提供预约上门的废品回收服务,但由于人力、物流、分拣技术所需的成本过高且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该行业兴起不久便悄然沉寂。其次,市场不够规范,导致一些不法商家鱼目混珠,打着公益的幌子将商业设施送入居民住宅区,以此牟取不当利益。最后,工作程序仍需更加严谨、透明。部分居民表示,住宅区突然增加了不少所谓的智能垃圾处理设备,令人眼花缭乱,但有关部门并未说明这些设备对于垃圾分类到底有多大帮助,以及引进它们之前是否进行过考察和论证、是否向居民公开征集意见。
  正因如此,垃圾分类工作还应该继续完善。具体来说,应分为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该做好市场调研、成本计算与前景评估等工作,一旦决定涉足垃圾分类领域,便要力争打造高品质、可持续的服务项目。二是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各类垃圾分类的相关工具、服务、设备的审核力度,避免不法商家浑水摸鱼。三是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程序,及时对进入居民住宅区的智能设备的品质、功能进行调查,并且公开向居民征集意见。这样一来,或能使“垃圾分类”工作真正步入正轨。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