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正文

找对办法治理雾霾就不难

日期:2017-01-13    来源:新华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1/13
11: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雾霾问题 大气污染 市场机制 PM2.5

   雾霾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与每个人切切相关。
  从2016年入冬以来,雾霾频发,两次橙色加两次红色警报,覆盖面积、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均创了新纪录。雾霾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与每个人切切相关,如何治霾?不但要行动,更要科学的行动。如何科学行动?学术争鸣,集思广益,总是能更接近成功的…
  作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多年的化工等多专业实践,以自己的所学所想所为,从化学物理生物气象学的多视角,将实践与思考的浅见公开出来,以求抛砖引玉,希望能对雾霾治理有实质性的贡献,敬请批评指正。
  西方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历史经验
  众所周知,雾霾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如美国的洛杉矶,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部沿海工业带以及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为治理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立法保障大气污染治理
  2、制定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战略和计划
  3、针对主要污染源分类实施综合治理
  4、实施分阶段、跨区域的治理政策措施
  5、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在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均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污染的监测。
  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1940年代开始雾霾,1990年代后基本消除了雾霾,其历史经验值得学习和思考:
  首先雾霾治理历程40-50年,注意一下治理好的时间点;1990年代,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10多年了,几乎所有污染大的产业都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出去了,有心的话可以查到大量的数据,不想看枯燥数据的话,还有个简单办法,看现在各地的美丽照片,不管冒不冒烟,数一数还有多少根烟囱?再简单举个例子,1991年之后没有再响起雾霾警报的德国,很多人说严格的法律和措施,再加上民众强烈的环保意识,让德国彻底摆脱了雾霾的困扰,是雾霾从德国神奇消失的深层次原因。对比一下,1974年仅仅西德就有5300万吨钢产量,而且生铁、粗钢及上游的煤炭、炼焦、耐火材料等所有配套产业齐全,而现在的德国直接从铁开始炼钢,产量仅仅4000万吨左右,钢产量只有4000万吨左右,众所周知,从铁炼钢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客观事实来说,污染产业转移出去才是西方发达国家雾霾彻底消除的最关键的因素!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雾霾治理确实大大减轻了污染程度。但是如果通过技术、措施、法律、行政管理、道德等综合手段能彻底解决雾霾问题的话,就不需要到1990年代才真正解决,更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污染产业转移。
  再次,采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法真正成功治理雾霾的那些技术(国内有所改进),加上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道德和法律约束不足,面对排放量是西方发达国家最高峰值数倍强度的客观情况,能治理好雾霾吗?
  另外还有两个例子值得注意,一是德黑兰没有使用煤炭,但也雾霾严重;二是南非去工业化的治理模式,使国家陷入倒退和混乱。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现实决定了雾霾治理的难度更大,而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没法复制产业转移的模式。
  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历史经验不能直接搬用,更需要多角度思考,谨慎看待,科学论证。
  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技术上讲,雾霾治理的首要难题是排放量过大(排放强度已经是德国最高峰值的2-3倍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年各2000万吨,实际可能还远大于该数据);其次是环保设施运行与监督管理的方面(虚假数据、造假偷排等现象,面广量大,过于复杂,不在此文讨论);第三是现有治理技术与雾霾治理的要求差距较大。
  为什么这么说?2012年冬天第一次严重雾霾后,治理措施越来越多,环保管理力度越来越大,这4年多来,各级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北京更是投入巨大,各种能想到的措施都采取了,2016年初还调整了雾霾警报的标准,将原来红色预警的指标改成了橙色,环保人士均以为在2016年严格措施下(河北调度令很多行业停产45天和环保部严格督查的背景),再也不会出现红色警报。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2016年冬天已经两次红色警报,如果按照2015年的同口径计算则相当于4次红色警报了。
  客观上,从数据上看,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下降,但环保数据就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并不是说谁错了,只能说雾霾天气的感受与某些污染物数据的下降没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雾霾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复杂的化学、物理、生物学过程,并不是某些污染物下降就会减少雾霾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采取更严格的环保管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数据下降也是事实,除了还没有来得及抓的那些领域外(如散煤、机动车、小散乱企业,但是换个角度看,过去也没有抓啊),排除了其他因素,可以发现治理技术没有匹配上雾霾治理的环保要求。
  首先,有超标超排问题。有报道称,2016年下半年专项检查中,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却发现,被检查的759家燃煤发电企业中,竟然有605家在排放方面出了问题,占比接近八成,违法违规企业受到经济制裁金额共计3.28亿元。这么严的执法督查之下,有环保补贴的众多国企火电厂超排,可以认为国企的环保管理人员没有必要去有意偷排,只有技术上无法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其次,现有治理技术存在着过去没有重视的负面影响,简单引用两个研究来说明:
  1、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等人在最近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他们发现,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
  2、上海交通大学的缪正清教授最近三年发表了四篇论文,认为脱硫脱硝导致雾霾加剧证据确凿。缪教授指出,尽管95%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脱硫脱硝工艺转化成硫酸盐和硝酸盐,但在高效转化过程中并没有实现高效收集。因此,脱硫脱硝工艺通过水雾这个媒介,增加了排向大气的硫酸盐和硝酸盐,这些颗粒不仅粒径细,而且数量巨大。他估算出45天干燥时段,据最保守的估计,电厂排放到大气的烟尘和硫酸盐达到134ug/m3。而以前没有经过脱硫脱硝的干烟气,污染物难以持久停留在空气中,对雾霾的贡献估算为8ug/m3。
  上述两篇文章仅作部分引用,并且过于专业,读者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当然,现有传统技术中大量消耗的氨需要高温高压高污染的生产来弥补,大量的石灰石需要开采然后大量的脱硫石膏需要处置,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再引用一篇网上可以查到的报道:
  2011年的一次论坛上,陈吉宁曾表示,他曾用“单位土地第二产业增加值”来表征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对国内外的分析比对发现,如果没有“十倍”的技术进步的话,那今天所有复制欧洲和美国的治理模式都将很难成功,今后必然会遇到问题。他更预测说,2030年前后依然是中国环境压力阶段。“2030年之前我们想把环境压力减下去很难,这是发展阶段决定的,这是发展过程、人口决定的,这种高的环境压力会持续到2030年甚至2040年……”
  从上可见,2011年就有远见卓识!以现实的雾霾频发情况来看,我国雾霾治理任务艰巨,确实需要“十倍技术进步”!
  从物质转化与扩散的研究方向探讨雾霾的形成机理
  社会上分析了很多雾霾来源:燃煤、工业(各种烟囱)、汽车、烧烤、秸秆、烹饪等等。
  雾霾的形成机理复杂,各种角度的研究很多,国内外文章也很多,不一一列举。
  雾霾形成机理是与物质成分和气候条件有关,不同地区的雾霾差别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差别也很大,雾霾在这里只研究现阶段的雾霾的形成机理共性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提示了一种哲学高度的看问题视角。这里不从环保角度,跳出环保、跳出雾霾,撇开纠葛,只从物质转化方向,更多的从化学并结合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的多个角度来探讨雾霾形成机理:
  先介绍一下找到的科普:雾霾是指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CO、SO2、NOx、NH3、VOCs、O3、细粉尘等等,在特定的大气流场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细粒子。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总称。
  再强调两个定律:物质不灭与物质转化:
  然后雾霾的物质组成角度分析(特征明显的现阶段雾霾,即没有发生雾霾时污染物浓度是低于上年度、天气也优于上年度,发生雾霾时的严重程度高于上年度、面积也大于上年度):
  1、雾霾是固体细颗粒和液体细颗粒物的综合体。
  2、液体很好理解,主要是水,挥发性有机物(VOC)凝结物。
  3、固体非常复杂,简单的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本来就是固体的物质:有工业粉尘(包括烟气粉尘,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工程施工粉尘,移动源粉尘、道路上因交通形成的粉尘,扬尘,烧秸秆垃圾形成的粉尘等,其中包括了所携带的微生物。第二类:初时不是固体,后来变成固体的物质,如各种无机盐,硫酸铵类,硝酸铵类,碳酸氢铵类,主要原理是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氨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优先成盐,过量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氢铵。当然还有少量由矿物质粉尘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的盐类物质。前面这两类都遵循化学与物理的规律,在物质不灭的同时物质转化。
  重点讲第三类:微生物,空气中气溶胶颗粒里的微生物在合适的湿度、温度、营养条件下大量繁殖,其中营养源是气溶胶中水溶的硫酸铵类,硝酸铵类,硝酸盐类,碳酸氢铵等肥料。空气中微生物的繁殖、代谢和死亡的综合效应是非常复杂的,条件合适时微生物很容易繁殖到一个恐怖的数量级,举个例子:理论上,一个大肠杆菌,在条件满足时,48小时可以繁殖一个地球大小。但是因代谢引起的肥料消耗、微生物死亡使相应的固体量不会再继续高速度的累加,同时在雾霾期间,硝酸盐、铵盐、微生物均有不断的新生和消耗过程,这种综合效应会带来PM2.5相对平稳的表象。相应的,雾霾不严重时,并不是说那些物质基础就不存在,而一旦条件适合微生物繁殖,很快就会爆发雾霾。
  雾霾中大量微生物繁殖、代谢与死亡综合作用的观点,至少有两个研究可以佐证:瑞典科学家Joakim Larsson最近在国际期刊《微生物》发表论文,承认微生物是北京雾霾重要组成,是微生物“储存库”和“传播途径”;清华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北京雾霾中含1300种类微生物。
  同时,空气中的微生物繁殖是最难研究的对象,情况复杂而且瞬间万变,如微生物菌种不同,各种微生物繁殖的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对营养源的需求量不同,繁殖速度不同,代谢的产物不同、存活时间不同,微生物死亡后残留不同等诸多因素。特别是微生物在营养耗尽时很容易死亡的特点,所以很难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因为所有的仪器分析都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微生物可能已经消耗掉了其所在区域的铵盐、硝酸盐并死亡,这是本观点的不足之处。
  但是,各种雾霾现象的分析,能证明本观点的合理性、可靠性,也能用本观点和文中其他观点来清晰解释几乎所有的雾霾现象:
  1、雾霾颗粒中的硝酸盐、铵盐含量很低:
  如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刘勇教授用台式扫描电镜观察近期使用后的防霾鼻罩滤芯上采集的雾霾颗粒,以及分析雾霾颗粒里面含有的各种元素;西安交大的师生也将收集到的西安雾霾颗粒放大数十万倍,几乎没有发现硝酸盐、铵盐在PM2.5颗粒;
  2、雾霾期间硫酸盐增长的同时硝酸盐、铵盐没有同样现象。在前文已经提到的最近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报告说,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也是因为微生物将硝酸盐、铵盐消耗,而硫酸盐没有消耗只有积累。
  3、既然空气中存在微生物,又在气溶胶中同时有水喝肥料,其结合的必然结果,将是微生物繁殖、代谢与肥料耗尽后的死亡。不发生这种现象才是不可能的。
  在此限于篇幅关系,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本观点还可以建立间接验证的生物化学实验办法,过于专业就不展开讲了。感兴趣的可以共同讨论与求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雾霾就是空气中各种物质在不断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学转化的诸多变化的综合效应,其中微生物是最活跃并且关键的因素。
  再次,从物质扩散角度作个简单分析:
  先做静态分析,从上面的化学、物理、生物学角度可以看出,形成雾霾的诸多物质,无机粉尘和硫酸盐等的积累是加成式的线性关系;微生物则是由繁殖与代谢速度决定的非线性关系;硝酸盐和铵盐类物质,则是提供了营养的同时不断被消耗。甚至可以说,硝酸盐、铵盐等营养源在空气中的含量,决定了微生物繁殖与代谢的速度,而微生物的繁殖、代谢与死亡及硝酸盐、铵盐的生成与消耗的综合效应,是雾霾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
  再动态分析:空气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不同温度梯度形成的风带来的水平方向流动和因地表以上各区段空气的温差形成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一般情况下这两种作用都是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的。在无风情况下,空气如果是透明的,太阳光可以直射到地面,使地面附近空气温度升高(当然还有地热的影响),而离地面越高则温度越低,地面热空气不断向上升腾,冷空气逐渐下沉形成对流运动,将近地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到高空。但是,这种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很容易减弱甚至停止。如空气中的PM2.5等阻隔了太阳光时,使阳光在一定高度形成了加温效应,导致空中的空气温差异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现象,气象学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出现逆温层时,它就像大被子那样覆盖形成稳定层(如飞机上看到的那种雾霾图像),导致这种垂直方向的空气对流运动发生停滞。这种水平方向的风和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都不能将污染物扩散的情况,加上水汽饱和形成气溶胶,更有微生物的繁殖情况,就会形成严重雾霾。气象专家指出,逆温形成污染,污染加剧逆温,恶性循环,越来越重,必须要有个天气过程带来的冷空气,才能破坏这个循环,俗话说“等风来”。
  从上述化学、物理、生物学、气象学角度的简单分析来看,具有现阶段特征的雾霾,是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较高气温和湿度时,大量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后发生了化学物理生物学的各种转化,并且其中的微生物繁殖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导致PM2.5爆发式增长,形成严重雾霾,同时由于微生物的代谢关系使雾霾严重程度不会继续恶化,而是维持在某个水平,直到风来。
  从化学生物气象学角度来探讨雾霾治理的技术手段
  记得权威人士说过,科学是可以质疑和批评的,也会在质疑和批评中不断进步,进而成为人类发展的阶梯。下面的探讨基于学术争鸣,不涉及其他任何关系,请多谅解。
  单从技术角度看,解决雾霾治理的问题,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一点,要系统性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越低越好:这是常识性问题,提高脱硫脱硝除尘效率,最好将其他污染物如重金属等一并除去,使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越少越好。另外一个重点是严抓造假偷排,一次偷排可以直接造成20多倍的污染物增加,这方面环保部门已经重视了,不需多讲;
  主要矛盾第二点,严格控制对雾霾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阻断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因为硝酸盐、铵盐等营养源的含量,决定了微生物繁殖与代谢的速度,而微生物的繁殖、代谢与死亡及硝酸盐、铵盐的消耗与新生的复杂过程的综合作用是雾霾严重程度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减少空气中铵盐的手段就是尽可能减少氨的来源,最好是切断;减少硝酸盐形成的手段是尽可能多的提高脱硝效率;
  当然,还有空气湿度的影响,是微生物繁殖的次要矛盾。只要空气的湿度高于气溶胶形成液滴的条件,则会大大减少微生物繁殖机会,减少雾霾。
  主要矛盾第三点,尽量维护空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的自然规律,防止逆温层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可以重点抓:一让阳光尽可能多的直达地面,而不是给某些高度的空气层加热,如果PM2.5影响到阳光使“逆温层”有可能形成时,可以看机会采用人工降雨的办法来减少不利影响;二是减少近地空气温度降低的机会,使近地空气温度高于更上层,维持垂直方向对流。如减少近地空气中的液态水,因为液态水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大量的热被吸收后一定会带来空气温度的下降,由此造成近地温度相对低于更上层空气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并且,还要防止饱和水汽出烟囱后形成水珠下落的可能。
  所以,建议烟气排放尽可能是不带液态水的干烟气,并且是将烟气加热到80℃后排放;而这个措施,也有利于降低近地空气湿度,减少微生物繁殖的机会。同时,对于冷却塔也要尽可能控制液态水珠,不仅仅是为了雾霾治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节约用水。以上三点是治理雾霾要重点抓的主要矛盾。
  还有一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便于后文描述,在此称之为第四点),减少超细颗粒物的形成机会,同时有条件时对超细颗粒物进行精细捕集,严控其排放。这方面过于专业,在此就不详细阐述了。
  其他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此不再一一阐述了。
  上面分析了雾霾治理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来看看现有雾霾治理技术的匹配程度:
  首先,没有能与解决雾霾问题的主要矛盾第二点匹配(微生物繁殖),即没有切断氨这个关键因素,反而有可能在脱硝环节上因氨逃逸和产生硫酸铵、硝酸铵等气溶胶的情况,造成空气中存在大量的铵盐的机会(前面引用清华大学的研究中: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理论上来说,没有氨的作用,空气应该是微偏酸性的,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是酸性的。偏中性,说明了大量氨的影响才会如此。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氨的活性很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烟气中一般含10-15%)反应生成硫酸铵类、硝酸铵类、碳酸氢铵,很难从空气中准确检测出游离氨。即使烟气中的氨气检测,因仪器差别,也会受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不同程度的干扰。
  同时,空气中的铵盐、硝酸盐会因为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而迅速消耗的影响,也很难直接做及时准确的检测。但是,可以推算每年多少氨跑到大气中去,在此选个物料平衡的角度来测算,最近的报道有说,“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仅两千万吨,而且污染物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首先现在空气是中性的,就能推算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酸性全部被氨和矿物质中和了,其中氨的占比更高。即使只占50%,折算后相当于1000万吨左右的氨在空气中,如果不考虑矿物质因素,就是2000万多吨。如此大量的氨全部以铵盐形式,将有3000-5000万吨,再加氮氧化物最终形成的硝酸盐至少是3000万吨以上,如此多的肥料在空气中漂浮着,能为微生物提供多么大的营养源啊?这还没考虑实际上屡禁不止的偷排超排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中的氨还能从农业、污水处理、生活废水等诸多环节产生,不能全部算在脱硝环节上。但是纵向对比,在脱硝工程开始前,其他环节的氨排放就一直存在着,所以,脱硝环节还是对空气中的氨(铵盐形式)有重要贡献的。
  其次,没能与解决雾霾问题的主要矛盾第三点(逆温层)的论述匹配。
  传统技术因湿法脱硫的排烟温度30-50℃,同时液态水珠含量比较高,烟囱高度又很低,导致大量的液态水被排到近地空气中,吸收了空气中的大量热量后气化,使近地空气温度下降,增加了逆温层形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雾霾发生的可能。
  第三,没能与解决雾霾问题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第四点,超细颗粒物)论述匹配。
  石灰石脱硫导致的更多细粉尘(如上面引用的上海交大的研究:脱硫脱硝工艺通过水雾这个媒介,增加了排向大气的硫酸盐和硝酸盐,这些颗粒不仅粒径细,而且数量巨大),这一点,从大多数石灰石膏法脱硫的石膏雨现象就可以看出。
  早期工艺是有安装烟气再热装置(GGH),因烟气中石膏含量高会发生结垢影响传热,更有诸多堵塞问题,所以最早安装的都已经拆了,后来都取消了。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装了GGH会堵塞,拆了不就意味着那些导致堵塞的固态物质跑到空气中了吗?
  第四,传统技术也难以满足解决雾霾问题的主要矛盾第一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论述的匹配要求。
  2016年下半年的有环保补贴的国企火电厂80%排放有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不展开阐述了。
  当然,传统技术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属于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限于篇幅,不再阐述。
  总的来说,如果不能解决上述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很可能会出现“环保越发力,雾霾越严重”的谁也不希望的局面。
  所以,能与解决雾霾问题的三个主要矛盾和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高度匹配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雾霾治理的技术问题。
  陈吉宁部长所倡导的十倍进步的技术,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能消除二氧化硫并不会带来硫酸盐硝酸盐细粉尘。
  2、尽可能减少氮氧化物,又不会导致空气中铵盐的增加。
  3、排烟不能含液态水,最好80℃以上排放。
  4、脱硫脱硝除尘效率尽可能高,最好能同时去除重金属等其他污染物。
  理想的10倍技术:燃煤比天然气更洁净;彻底去除二氧化硫(在使用高硫煤时能实现零排放),副产硫酸而不是石膏;更高效去除氮氧化物,副产硝酸盐,不消耗氨;高效去除重金属、二恶英等污染物;没有新的废水废气废渣产生;运行可靠、运行成本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10倍进步的技术的示范工程有了稳定的实际成果后,再对这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非技术的建议浅见
  雾霾治理的最大难度不是这个问题的本身,关键在于人心。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很难让大家齐心协力的,也就很难找出真正的原因,更难说真正的解决办法。
  所以,要想找对办法,必须从人心深处去研究,改变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撇开利益纠葛,让人心的雾霾首先消散,使各级对环保影响大的人切实承担责任,采取可靠的科学治霾的技术与措施,才能有现实雾霾的彻底消散!
  作者认为,于私,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于公,循天则力寡而功立。大自然生病了,病的还很严重,这不是小事,只能顺势而为,希望能将天道、人道结合实践,找对雾霾治理的办法,将雾霾治理好,还人民一个晴朗的天空。
  简单说,“循天之道治雾霾,力寡功立增福寿”。
  个人觉得,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见效,放慢经济发展只会延长雾霾存在的时间,去工业化更是饮鸩止渴的祸国殃民。雾霾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要用发展的思维去解决,短期见效的科学治霾方案一定要立足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国情、经济稳中求进的现实要求。
  值得赞赏的是,已经有了很多的好思路,如环保部大气司计划重点要啃的三块硬骨头,散煤、机动车、小散乱企业,这是与解决雾霾问题的第一个主要矛盾高度一致的。
  除了技术方面“十倍进步”的建议外,以非环保专业的一个化工专家身份,建议三项非技术方面的科学治霾措施,其中建议一和二能治标并短期见效,建议三能长期治本:
  建议一:调整对环保排放标准的定位,有条件允许企业超标排放,同时严格执行附近数省区域内每个行业20%末尾淘汰制,可以暂定以3年为限(打个比方,现在环保排放标准内相当于绿灯,超标相当于红灯,调整后,超标相当于黄灯,但是行业末尾的20%相当于红灯)。
  行业末尾淘汰制,既不影响经济发展,又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按实际效果由环保部直接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评估,没有信心的企业可以主动停产整改后再参与评估,但评估机构的所有行为均可以由行业内企业和专家随时监督。对于企业来说,同行业内,环保方面大家都是一个标尺,更能显示公平公正。
  理由如下:首先对环保部门来说,超标已经实践证明了不可避免,那就正视现实,尊重客观,不再纠葛,以退为进,积极解决问题;其次对于企业来说,现在每家企业对外都是达标排放甚至超低排放,但是一旦真正严查就出洋象,由于排放标准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在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存在,为了经济平稳发展,环保部门只能每次抽取一定的比例来进行检查,所有企业也就这样不死不活的拖着,与其这样劣币驱良币,不如环保部门主动给企业一个生与死的选择机会,做好了发展,做不好直接关闭;还有一点证据就是,环保排放标准是以国家的天气目标为准绳,倒推算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达标排放了,天气一定好的。现在的实践已经证明每家都达标排放是个比较难以自圆其说的故事…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人最喜欢比,又最怕比。行业末尾淘汰,企业相互监督,谁不知道怎么弄虚作假的啊?只要强调弄虚作假首先淘汰,谁有能力造假而不被同行发觉?相信必然能大幅度减少弄虚作假甚至杜绝。
  只要严格执行区域末尾淘汰制,对所有企业都是真做真排真管,就能真正摸清污染排放量的家底,也能使企业、地方政府、环保局都更积极主动的去治理。可以说,这个办法一定会让企业最心疼(一旦被末尾淘汰,投资可能泡汤),政府最在意(辖区内企业被淘汰,名利双失),环保局最能感受到切实压力(做不好后果很严重),一旦某地有可能淘汰很多企业,那地方政府比中央和环保部还急!同时这个办法也有助于化解群众对环保部门工作不满意的压力。
  同时要强调的是,被淘汰企业不是直接关闭而是停产整顿,可以升级环保设施,再参与到下下年度的评比中,但如果两次被末尾淘汰,则应该关闭。如果行业70%的企业都能真正符合环保排放标准,那时再严格执行环保排放标准,甚至可以提高环保排放标准。对于环保部门来说,现在暂时退一步,能获得以后更大的进步。
  而且行业末尾淘汰,既有利于雾霾治理,更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
  建议二:适当调整环保部门的功能,把环保部门从与污染企业做博弈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转变成更高层次的规则维护者(相当于裁判方的定位)。
  建议推行合同环境管理方式,将污染企业和环保治理企业变成博弈的两方,让他们的利益诉求明确而且相互对立,设计成相互监督的格局,再同时将地方环保局的角色定位转变为裁判方、教练方,并在将企业附近居民变成监督方。可以制定时间进度计划,如1年达到30%,3年完成。
  具体做法可以是:让环保治理企业和污染企业都转变一下角色,让污染企业参照环保税的标准先缴费给环保局(相当于环保押金,资金由环保局代管),环保治理企业负责烟气治理设施的操作管理,符合环保局的要求后再从环保局获得相应费用(如真正达标排放,或者没有被末尾淘汰),环保押金的多余部分可以直接返还给污染企业或者通过环保治理企业返还。简单的说,既然污染企业按规定缴费了,环保治理企业就要保证其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如环保治理企业不能符合环保局要求就无法获得收益,弄虚作假则重罚直至取消资格、吊销执照,同时由污染企业负责监督,如果监督不力或共同弄虚作假,则全部加倍重罚。如果环保治理企业没有资格获得治理费用,则污染企业支付的费用由政府财政没收(作为环境补偿资金)。
  没有环保治理公司愿意的污染企业,自己治理也可以,但是因缺少博弈的另一方,需要更严格要求,做不好就更重罚。
  此办法首先能将那些没有技术实力的环保公司吓阻,其次将重污染企业吓阻。对于环保局来说,这将减少很多无效工作量,能集中精力到更重要事情上去,也更能提升环保管理的水平和实际成果。
  更重要的是,此办法有助于提升环保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能向人民群众交上个漂亮的答卷,至少也能获得“非战之罪”的理解。
  建议三:严格监管现有技术效果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技术(10倍进步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如能使燃煤比天然气更洁净的技术)。
  从现有技术来说,重点是对于脱硝用氨要严格控制,哪怕脱硝效率低些也不能把氨排放到大气中去。空气中如果没有大量氨的话,雾霾就会减少很多。
  事实证据之一:脱硝2010年前后才搞的,之后雾霾一年不如一年。而且环保督查越严格时,污染企业脱硝的喷氨量会成倍加大,除了等风来,雾霾没有改善的成功案例。反面的案例倒是不少,只是不方便讲了。
  理论证据:如果没有氨,即使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不会成盐,也不会形成大量肥料使微生物有机会达到指数级爆发式繁殖(雾霾的主要原因),最坏的情况是有酸雨问题。从实际危害角度看,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有酸雨,也不要有雾霾。
  同时,鼓励各级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积极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十倍以上进步的新技术,并逐渐在每个行业建立示范工程,成功后再推广到全行业。
  十倍技术的应用,能消除工业排放对雾霾影响,这是真正治本的办法。
  还要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排放到空气中的氨,如农业、污水处理、生活废水等方面,不详细阐述。换句话说,如果切断空气中的铵盐供给,雾霾治理一定能事半功倍。
  以上三点建议,仅作抛砖引玉。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一起从人心深处来分析问题,找出相应的办法,也许会有很多更好的办法:提高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改变所有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落后思路,促使形成靠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生存并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上述建议如果能真正落实的话,或者采取其他能达到同样目的的办法,最保守估计,雾霾天气三年减少50%,五年减少三分之二将会成为现实。
  雾霾破坏了生态环境(如猛禽因雾霾而无法捕食的报道,这类情况将形成生态循环系统的更多恶性循环),损害了人民的健康(这方面介绍很多,如呼吸系统级心脑血管疾病等,脑子进雾霾了这句话有可能成为2017年第一个流行词),还极大的消耗了社会财富和资源(现在的诸多防霾产品,可以说这个产业只是消耗,现阶段为了健康而不得不消耗的,早日完成科学治霾,可以更早的减少这种消耗)。
  经过前几年治理雾霾的实践,措施越来越严,效果越来越差,同时产生了负面影响,已经到了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工业生产配套体系完整性的警戒线,要警惕可能会产生的“关厂唯一有效”和“去工业化”思潮。现在看来更需要科学治霾的技术与措施,这种共识和行动越早越好!再拖延下去,一旦广大人民群众被误导,把去工业化的南非模式和产业转移的西方发达国家模式当成理想方案的话,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混乱。
  科学治霾非常急迫,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更需要所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齐心协力!期待着早日成功治理雾霾,更期待着工业发展与洁净空气的和谐共存!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