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早,走出大门,84岁的莱西市水集街道谭彪庄村村民崔金铎随手把西瓜皮、蔬菜叶子放进门口绿色易腐烂垃圾箱内,把破旧抹布、方便面外包装放进蓝色不易腐烂垃圾箱内。垃圾收集员姜翠卿用空的垃圾箱将满的垃圾箱替换下,然后运到村外的分类垃圾桶内……这样的一幕,已经在谭彪庄村上演了近一年的时间。
“说实在的,刚开始真不习惯,不过养成习惯就好了,也挺简单的。”崔金铎老人两句话就把
农村垃圾分类的要义讲清楚了:剩菜剩饭会烂的,要放在绿色的“可烂垃圾桶”里;尼龙绳这些不会烂的,要放在蓝色的“不可烂垃圾桶”里。
崔金铎老人所谓的“挺简单的”,离不开谭彪庄村村“两委”班子做的大量努力。
垃圾分类工作要做好,必须抓好源头。为破解部分村民“不愿放、不会放”的难题,村庄成立了党员分类工作队,每名党员包12户,实行划片包户。为了方便垃圾收集清运,村里还专门组建了一支5人组成的垃圾分类收集员队伍,每人分包60户,每天上门帮村民收集分类好的垃圾。为了监督好垃圾分类效果,村里还专门安装了一批摄像头,垃圾分类收集员工作好坏一目了然。
在莱西市沽河街道后庄扶村,垃圾分类用上了“高科技”——可回收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该设备分为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织物五大类,每个村民都有自己专属的二维码。“拿着这个二维码一扫,再按照类别投放,这台机器会根据垃圾投放的重量自己称重,相对应的我们账户里就有了积分,攒得多了还可以兑换礼品呢。”72岁的村民王进德把家里的碎纸壳投入可回收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得到了20分的积分奖励。
几个月坚持下来,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垃圾分类从“推着走”逐渐过渡到了“主动干”,垃圾分类不知不觉成了生活习惯。“村庄最大的变化是环境变好了,苍蝇蚊子也变少了,晚上都不用挂蚊帐啦!”崔金铎说,“‘农家乐’一下子多起来,村庄热闹了不少。”
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基础薄弱,却率先在莱西取得突破:今年1-8月份,莱西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减量2000余吨,这一波“时尚”潮流,农村着实走在了前头。目前,莱西100余个村庄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327个村庄配备了分类垃圾桶,计划10月底前完成616个村庄的分类工作,年底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将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