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正文

近半数央企涉足生态环境产业 业内人士披露背后原因

日期:2019-12-03    来源:一财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12/03
08: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市政污水 污水处理 生态环保产业

   “这一年来,那些国企和央企投资上千亿介入环境产业,并没有出现很危机的状况,反而是那些大型、重资产的民企,如东方园林、启迪桑德、清新环境、碧水源出现了现金流危机,被迫或主动地进行股权转让,加入国家队。”11月30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会长、苏伊士新创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说。
  孙明华的这段话反映了近一两年来,我国环境产业出现的最为剧烈的变动:国企进场。
  “大鳄”跨界者加速布局
  在当日召开的“2019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介绍,截至目前,128家央企中涉足生态环境产业的央企有53家,“包括中节能、光大国际、三峡集团、葛洲坝、中车等等,几乎涵盖了环境产业的所有细分领域。”
  这其中,中交环保主业是做水运、道路桥梁和港口建设的;中车环保、中铁环保主要是从事铁路建设的;中电建和中节能主业是电力;中建水务主业是房地产、居住建筑项目和办公商用建筑项目开发。
  “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基本完成,拉动经济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王凯军说,而环境产业能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四部门发布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在节能环境产业重点领域培育骨干企业100家以上。节能环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国企进场的势头非常猛。
  在长江大保护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峡集团”)俨然已经成了“准江长”。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三峡集团动作频频,先是宣布着手打造生态环保业务板块,组建中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发起设立中国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筹建长江生态环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产业联盟,设立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三峡集团的目标是把生态环保打造成其业务核心。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已构建起集再生资源、水环境治理、污土污泥治理、新型环保材料、固废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为一体的环保业务产业链。2015年至2018年,短短4年,葛洲坝环保营收由65.60亿元飙升至194亿元。
  除此之外,具有国企背景的地方环保集团也纷纷组建,杀进环保市场。浙江省环保集团、辽宁省环保集团、陕西环境产业集团、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山东环境产业集团以及广西、江西、江苏等省级环保集团纷纷成立运营。
  有专家形容,目前是“大鳄”跨界者在加速布局环境产业。
  从峰会上获悉,目前全国128家央企中,涉足生态环境产业的央企有53家,包括中节能、光大国际、三峡集团、葛洲坝、中车等等,几乎涵盖了环保产业的所有细分领域。
  “从细分行业来看,参与水处理的企业最多,有28家央企开展了各类水处理业务,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农村分布式水站处理和城市传统水务。”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说,我国面临城市水环境管理重大战略转折期,表现为从追求工程结果到关注环境效益的转变,从点源控制到面源控制的转变,被动防治到主动修复转变,这就为参与环境治理的企业提供了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
  以当下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之一的长江经济带为例,三峡集团早已参与其中,从“开发长江”转向“保护长江”;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负责人也在峰会上透露,将参与其中,成为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主要央企之一。
  随着“水十条”的颁布实施,“懂水熟电”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一头扎进了水环境治理的大潮里。2016年初,中电建中标深圳茅洲河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据中电建华东院华南区域副总兼环境生态院副院长余浩介绍,2016年至今深圳市累计投资水环境综合整治业务超1000亿元。
  “原来深圳的治水以民企为主导,当时的治水是多点治水,治水导向是以工程建设为目标,但2015年底后不再是以工程为目标,而是以效果为导向,也即不仅要完成工程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使水质得到改善,确保考核断面达标,这种导向的转变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浩说,“参与环境治理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够在细分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央企的进入,使环保产业出现新格局。上市公司瀚蓝环境总裁金铎在峰会发言时分析称,近年来我国处于环境集中整治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配置,央企的进入承担了资金调度、资源整合的任务。同时,环保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环境治理经验,因此,即便国企进军环保行业,民企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金铎说:“中国的环境治理从集中整治正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这种形势下,环保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容纳国企、民企乃至外资企业在这个发展空间中共生共荣。”
  北控水务副总裁王助贫在发言时说,当下中国的环保市场很大,每种性质的企业都可以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但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还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企和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和效率以及创新能力是有别于国企、央企的,创新性企业一定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国企与民企可以共生共融
  王凯军分析,从政策和市场层面上看,我国正面临着城市水环境管理重大战略转折期,从追求工程结果转到关注环境效果,水污染防治的主战场由点源控制向流域综合整治转变,从被动防治转变为主动开展生态修复和建设,一些地区主动追求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高的环境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国企进场提供了机会。
  11月29日晚,有专家对记者表示,“国企和央企进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地方政府为了避责。反正我请了实力最强的国企或央企来做了,再治理不好就不是我的责任了。而治理项目交给民企就不同了,要是治理不好,不仅要担责,还有与民企存在利益输送之嫌。”
  30日,“2019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专门举办了一场高峰对话,主题就是“国企进场与产业新格局”。对话主持人、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说,国有企业作为环境产业中颇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多年来凭借着属地、资本、政企关系等优势,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环境产业的黄金十年里,成就了以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中节能等为代表的头部国企,它们多年持续领跑行业。
  而国企新力量的进入,将加剧整个行业竞争和整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产业也将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
  面对这样的新格局,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表示,“有机遇也有挑战”。她认为,在这样的新格局下,国企与民企是可以共生共融的,“市场空间是有的,而且是可以分层次、分不同领域的。”
  而对于国企进场,那些新加入者又是怎么看的?“中国的环境产业目前的体量还不够大。”中广核环保公司总经理雷霆认为,未来环境产业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的。中电建华东院华南区域副总兼环境生态院副院长余浩表示,有人将国企进场形容为“野蛮人搅局”,而实际上,国企或央企善规划设计、强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地方政府也需要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企业来帮助承担考核的压力。
  在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看来,随着国企的进场,环境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将提高,市场更加开放,蛋糕会越来越大,有助于全面提升环境产业的效率。“但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投资主体应主动放弃固有的舒适区,主动对接市场机遇,解决时代难题。”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