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会对空气质量改善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会推动气候政策的实施。因此,在我国寻求缓解气候变化的发展路径时,可以同时结合空气质量改善或者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虽然已有研究结合多种模型对协同效益进行了探讨,并有一些研究从部门的视角开展了评估,但是并没有对行业的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排放做出详细讨论。同时,极少数的研究会将多种协同效益都进行考虑,例如空气质量改善、减少的过早死亡、碳减排和大气污染减排成本的变化等。基于此,Li等人在最近发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的文章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Co-benefits ofLow-Carbon Pathways toward Well Below the 2 °C Climate Target in China结合TIMES模型和GAINS模型,评估了在国家自主贡献(NDC)和2℃气候目标下,碳减排对于空气质量改善所带来的协同效益。结果显示,工业和电力部门是大气污染减排的主要源头,建筑业的电气化也是减少PM2.5排放的重要源头。从长远来看,实现气候目标可以有效降低大气污染控制的成本。
该研究将TIMES模型和GAINS模型结合在了一起,首先是用TIMES模型根据气候目标模拟出了未来能源的发展路径,然后用GAINS模型模拟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并以此计算出相应的健康影响。在情景设置方面,该研究共设置了四种气候情景(NPi、NDC2030、NDCCUM和WBD2),其中NPi情景中假定未来年份按照现有的气候政策继续实施,NDC2030情景假定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NDCCUM情景假定在2010-2050年的累积碳排放不超过400Gt,WBD2情景假定在2010-2050年的累积碳排放不超过290Gt。同时,还设定了三种大气污染控制情景(NFC、CLE和MFR),其中NFC假定2015-2050年的大气污染控制强度与2015年保持一致,CLE情景假定未来大气污染减排的强度参照现有政策来执行,MFR情景假定对所有大气污染物实施减排。
从碳减排和能源转型方面来看,随着碳减排力度的逐渐增加,碳排放量减少幅度越大。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会随着减少,而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则会得到提高。从部门来看,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减少最为明显,其次分别是建筑业和交通部门。对于大气污染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而言,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的排放都会出现一定的减少,PM2.5的浓度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由于大气污染所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也会相应减少。对于减排成本(大气污染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成本)而言,更严格的碳减排措施虽然会增加碳减排成本,但却会降低大气污染减排成本。
评论:此研究在探讨气候目标所带来协同效益的同时,考虑了不同的大气污染减排情景,并对比了碳减排策略下的大气污染控制成本。可以为我国政府在未来制定政策时,如何对碳减排和大气污染减排政策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政策的成本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