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垃圾分类情况如何,打开手机就一目了然。近日,记者从吉利区获悉,该区在全省率先依托手机APP构建农村垃圾分类信息化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实现垃圾智能化处理,切实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
日前,记者走进吉利区西霞院街道郭庄村,只见街道处处整洁,每家每户门口都放有一个标注“可腐烂”“不可回收”字样的分类垃圾桶。“有了垃圾分类,变化可大!村里干净了,还能拿积分换生活用品,我们都特别支持。”郭庄村四组村民张忙高兴地说。
作为吉利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之一,当地依托建成的智能化垃圾分类服务中心,对垃圾分类实施流程再造:源头是带有专属二维码的分类垃圾桶,农户通过引导将垃圾分为有害、可回收、可腐烂和不可回收四类,然后经垃圾收集员—垃圾压缩清运车—垃圾处理厂层层分类处理。标准化收运流程,压实村民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实现了垃圾“一次收集、彻底分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优化流程加上数据利器,成为当地垃圾分类卓有成效的秘诀。吉利区自去年以来大力建设农村垃圾分类信息化数据平台,前端是政府委托科技公司开发的智能手机垃圾分类收集应用APP,村垃圾收集员只需每天扫描垃圾桶二维码,对各家各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现场打分并上传影像资料。工作人员则通过后台数据管理,对回收流程进行追溯。
郭庄村试点运行半年以来,当地垃圾总量比之前直接减少40%左右,清运处理费用缩减一半,仅需配备1到2名垃圾收集员,人力成本大为降低。
吉利区副区长梁纪朋介绍,近年,该区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搭建一个数据化平台,构建两大管理机制,实施三步标准化流程,建立四级联动工作模式”,形成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分类、科学化运转、资源化利用”的智能化垃圾分类新模式。
下一步,吉利区将在该项技术平台已经覆盖全区各个乡村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