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建筑领域中,公共建筑能耗高,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而铁路客站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建筑,是铁路行业的耗能大户。随着铁路营业里程和客运量的增加,铁路客站的规模会不断扩大,生产性能耗也会随之剧增,会给城市的能源供给布局及能源容量带来更大的压力。
通过在铁路客站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有效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服务机制,不仅减轻了铁路部门对节能改造项目的资金压力,也有效促进了铁路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但是在铁路客站节能改造项目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待解决。
铁路客站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建筑,是铁路行业的耗能大户。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统计部于2017年发布的《铁道统计资料》m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我国共有国家铁路车站5658个,其中办理客运业务的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共计2329个。从《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来看,全国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到15万公里。到2020年,客运量预计达到40亿人次,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9.5%;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公里,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6%。
随着铁路营业里程和客运量的增加,铁路客站的规模会不断扩大,生产性能耗也会随之剧增,会给城市的能源供给布局及能源容量带来更大的压力。当前,我国铁路客运站主要是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客运站三级机构共同进行节能管理。铁路客站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采用计划管理的方式。每年由铁路客站编制能源消耗指标计划和预算,报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审批后使用能源,集团公司根据用能实际情况,采用考核的手段对客运站进行节奖超罚。这种节能管理模式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面向市场转变,原有的节能管理体制己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例如部分客站为了节约用电量,在炎热的天气中,通过关闭空调等大能耗设备防止实际用能量超过计划用能量,造成客运的服务品质下降。
另一类是部分铁路客站尝试采用改造的方式进行节能降耗。但是因铁路客站用于节能的专项资金有限,且不具备专业的节能管理人员,而改造中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保证客运设施设备在改造后能正常使用。一旦影响了铁路客站的运行,影响了旅客的出行,势必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所以铁路客站对节能改造新技术的使用以及任何管理模式的引入都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自合同能源管理引入铁路行业以来,铁路部门对如何推行合同能源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铁路行业内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是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在铁路系统中的推广和应用,利用市场机制促进铁路系统节能减排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