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入口烟道积垢情况
入口烟道出现积垢对脱硫吸收塔的影响
若在吸收塔与原烟道交接处有石膏堆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清理石膏,而且使烟气进入吸收塔的流场紊乱,除雾器除雾效果降低,造成烟气出口含水量超标,在烟囱附近出现石膏雨。在清理过程中,有部分石膏已经探出烟道伸入吸收塔内,甚至有的石膏出现断裂面,说明运行中有大量块状石膏垢落入吸收塔。由于吸收塔浆液池底部布置有玻璃钢材质的氧化风管和吸收塔搅拌器,脱落垢块极有可能将浆液池底部的设备砸坏,威胁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
脱硫吸收塔烟囱出现积垢的原因
利用脱硫系统停运检修的机会,进入吸收塔,发现吸收塔入口每次结垢均由弯段内弧开始堆积生长,且垢质与脱硫系统的脱硫产物石膏的成分相同。
在吸收塔内弧壁面及其附近的顶部、底部壁面,均发现浆液由吸收塔内回流至烟道的痕迹。因此,可确定吸收塔入口烟道结垢原因及过程如下:原烟气从原烟气挡板进入吸收塔入口烟道,采用90°弯段连接,由于吸收塔入口原烟道弯头处未安装烟气导流板,导致气流分布不均,而且弯段出口至吸收塔之间的烟道直段过短,烟气经原烟气烟道弯段后尚来不及均流就进入吸收塔,使得烟气大量冲向与弯段外弧相联的一侧烟道,而弯段内弧烟气流量较小甚至无烟气经过,在此作用下,沿弯段内弧出现负压区,部分烟气形成回流卷吸,吸收塔喷淋下落的浆液被烟气卷吸至负压区,并逐步堆积形成结垢。烟气流动过程中受惯性影响,弯头内弧处形成局部真空,造成弯头内弧干湿界面处石膏逐渐沉积。
脱硫吸收塔内喷淋层
通过对吸收塔入口烟道的检查,发现有同样浆液由吸收塔内回流至烟道的现象,因此判断入口烟道存在设计缺陷,烟道内气流均布不佳,造成弯段内弧侧出线回风区,将吸收塔喷淋落下的浆液回旋至烟道内,待逐步干燥后形成垢块。
脱硫塔出现积垢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根据上诉原因分析所得的结论,拟在吸收塔入口烟道 90° 弯段增装导流板,以均衡气流在烟道内的分布,保证烟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吸收塔。根据弯段内弧结垢范围,确定90°弯段导流板的安装位置,为增加弯段内弧烟气流速,新增导流板的入口、出口截面积比为1.18左右,即导流板入口宽度与出口宽度比在1.18左右。运行三个月之后利用机组状态检修的机会,对吸收塔入口烟道进行增装导流板改造工作:
a.人工清理吸收塔入口原烟道内的原有堆积石膏并外运。
b.对导流板安装的位置进行打磨,将玻璃鳞片去除,露出金属层。
c.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安装导流板及支撑管。
d.对导流板、支撑管进行焊接加固。
e.对安装完后的导流板、支撑管进行玻璃鳞片防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