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综合施策 系统谋划 福建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

日期:2020-11-23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魏全宇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0
11/23
11: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减量 垃圾无害化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福建省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坚持法治先行,注重系统推进,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动、成效初显。重点城市福州、厦门分类覆盖率均达90%以上,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均提升至70%以上,已基本具备垃圾分类处理的条件和能力;其他地级城市有力有序推进。

坚持高位推动

部门齐抓共管

2017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所有城市建成区要开展垃圾分类。2018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若干措施之一。今年,又将垃圾分类首次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省政协重点协商工作计划。省政府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总召集人的协调推动机制,多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这项工作。各地均结合实际出台了实施方案,并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的协调机制。去年7月,省政府在厦门召开全省现场会,推介厦门经验做法。从福州、厦门的经验来看,垃圾分类成效明显的地方,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的地方。

夯实法治基础

保障经费落实

按照“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的立法思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福建省成为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立法的三个省份之一。地方立法方面,2017年6月,厦门率先出台,福州、漳州、平潭等地也相继出台办法或条例,龙岩已上报市政府研究,其他设区市正在加快推进。

今年,以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省级财政共安排“以奖代补”专项资金6000万元,用于补助示范片区创建。厦门在现有财政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奖代补机制,2019年共投入8.3亿元,2020年计划投入7亿元,上半年已投入3.43亿元。福州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经费(含红庙岭后端设施建设)27.16亿元,2020年计划投入约28.36亿元,上半年已投入7.75亿元。龙岩、漳州、泉州、莆田、平潭等地均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完善设施建设

构建处理体系

福建省坚持上中下游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前中末端一起发力,构建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一是终端处理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全省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26座,无害化处理能力2.86万吨/日,占总处理能力的73.7%,位居全国前列;正在新扩建16座焚烧厂,新增处理能力1.33万吨/日,到今年年底焚烧占比可达80%以上。厦门、莆田和平潭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今年年底福州也将实现“零填埋”。二是体系建设方面,福州、厦门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和能力;漳州、泉州、龙岩等其他设区市初步建立了分类体系。三是餐厨垃圾处理厂方面,全省8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已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泉州今年年底前可基本建成,届时将实现设区市市本级全覆盖。四是大件垃圾处理厂方面,厦门、福州、泉州、龙岩等4个设区市建成大件垃圾处理厂,漳州已完成选址,其他设区市正在加快建设。福州、厦门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五是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2019年全省每个县推出1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如莆田湄洲岛积极引进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有机垃圾经处理后可转变成肥料返田;武平县东留镇创新性采用农村垃圾兑换超市商品的模式。

严抓试点示范

优化系统管理

一是抓重点城市。厦门创新“五全工作法”(全民众参与、全机构协调、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打造厦门垃圾分类2.0升级版,连续7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考评中排名第一。福州在五城区范围内全面落实“三端四定”工作(即前端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中端定好企业、定好车辆、定好时限、定好点位;后端定点查验、定厂处置、定准流程、定责监管),排名进入全国前10名。二是抓示范区建设。除厦门外的6个全国文明城市,各选择1个区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先行先试。截至目前,6个区共采购垃圾桶3.2万组,专用运输车354辆,聘请督导员2500余人,投用转运站65座,开展培训980余场,志愿活动7000余场,志愿者约3.9万人。今年,全省选择15个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制定专门标准,委托第三方开展考评,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三是抓公共机构。省机关管理局印发了省直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联合多单位召开动员部署会。四是抓党建引领,各地紧紧依托社区主战场,发挥小区党支部的“火车头”作用,形成了党员包干、党员先锋岗、“楼长制”、“支部认项目、党员认岗位”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强化宣传引导

凝聚社会共识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编印宣传手册、《条例》释义,制作公益动漫广告、宣传片等,创新更多通俗易懂、内容有趣、融于生活的宣传形式,比如“垃圾歌”以及由“举重冠军代言的垃圾分类专题宣传片”等等,让群众易学、易懂、易记,让垃圾分类入脑、入心、成习惯,福州、厦门、莆田、龙岩等地还成立宣讲团。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每年对全省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各地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培训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六进”主题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学校教育。切实从娃娃抓起,以学校教育为切入点,推动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目前,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已编印幼、小、中垃圾分类知识教材。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促进“家校社”联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鼓励各类学校研究编写适合省情校情的分类教材或参考资料、开设相关选修课和讲座。

加强督导考评

压实工作责任

将垃圾分类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创建指标体系,充分激发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校园垃圾分类检查考核工作机制,推进校园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督查考评项目,发挥考评标准导向作用,引导鼓励各地开展垃圾分类治理。

垃圾分类涉及群众习惯养成和观念改造,涉及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福建省将主要围绕强化《条例》贯彻、加快地方立法、完善分类设施和体系建设、开展示范片区创建、在县级城市开展试点、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等方面加快推进,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建立通报制度和考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