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由国际航运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面对欧盟加快推动航运业脱碳进程,有意单边采取行动推行绿色协议进行研究探讨,包括从2022年起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的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TS),初定对5000GT及以上进出欧盟水域船舶拟征收碳税的立法计划凝聚共识,提出中国航运业对外态度和主张。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参会并致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要争取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在高质量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对海运业践行减排有更大的期望和要求,行业需要及时关注国际新规则的变化趋势,贡献智慧,积极应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参会并致辞。他表示,船舶行业未来发展将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来体现智能航运的发展方向,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运营管理和市场机制三项保障措施来应对。
本次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自由研讨的形式,围绕欧盟ETS热点充分讨论,建言献策,提出主张。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IMO MEPC中国代表团成员张爽就《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审议进程》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IMO温室气体减排立法进程;中国船级社上海所副主任李路针对《IMO和EU减排措施现状及展望》进行了专题报告;庄炜以《BIMCO对EU ETS的诠释》为主题展开了报告,表示EU ETS推行的初衷可能并不能有效减少全球海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现阶段急于单边推行ETS更可能是增加欧盟财政收入考量的观点;地中海航运集团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副总裁雍虎分享了《欧盟新ETS方案对全球航运的影响》的报告,分析了欧盟将航运业纳入ETS的态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利比里亚船旗国总经理叶波以《利比里亚船旗国对EU ETS新政的理解》为标题,表明了利比里亚反对单方面推行欧盟国际航运排放交易体系的主张。
会议自由讨论环节,来自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能源、马士基航运、交通部水科院、工银租赁、国银租赁、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浙江海事局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交流各自观点,李彦庆秘书长、工信部调研员也参与了讨论。综合各方,会议初步达成几点共识:
1、对航运业而言,从国际航运特点出发,支持以IMO作为各方谈判平台,制定全球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理由:一是IMO对于国际航运减排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在推动航行操作和提升船舶能效方面;二是IMO最近开展的关于减少现有船队碳排放措施的讨论, 凸显出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海运大国致力于维护IMO权威和长远发展的努力;三是按照既有IMO减排路线图有序推进基于无差别的全球航运碳税市场交易体系为各方普遍可接受,而欧盟单边的碳关税行为将严重干扰IMO的减排路径;四是欧盟之前将欧盟境内的国际航空纳入EU ETS并未取得实质性减排效果。
2、针对EU ETS通过地区单边推行的必要性,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慎重考量,其负面影响包括:一是打破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的多边框架,区域性或单一国家减排市场措施,形成割裂的措施或机制,将对运输便利带来不利影响;二是不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控制,难以评价相关各区域性措施实施后的全球总体减排情况和后续的统筹实施和安排。三是影响全球长期减排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四是碳排放交易税收成本可能给各供应链造成的成本压力,影响业界对减排的积极性。
3、呼吁业界各方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反应呼声,提前做好影响评估及应对准备。欧盟此动议目前还处于欧委会影响评估和公众咨询阶段,向公众开放征求意见,业界各相关方可以到欧盟网站反馈意见,让欧委会听到更多中国业界的呼声。同时,对EU ETS政策单边推行可能产生国际贸易格局及其所带来的海上运输需求的变化进行提前预估,充分考虑碳排放交易税可能给海洋运输成本产生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
4、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运营管理和市场机制此“三驾马车”共同发力。船舶科学技术发展是航运业脱碳实现的核心,为此,船舶工业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核心,提供清洁能源的可行方案,辅以运营管理效率提高和市场激励淘汰机制来实现航运业所面对的EU-ETS等环保减排的新要求。
5、继续加强社会团体与欧盟相关方的多渠道交流和反馈。作为IMO的成员国,中国始终积极参与IMO平台并发挥积极作用,近期IMO MEPC75次环保会,通过的短期措施“EEXI\SEEMP\CII融合方案”是各成员国共同参与和努力的表现。为减少EU ETS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各方团体需要通过官方或民间的各类渠道和欧盟加强沟通和交流。
6、积极沟通政府主管部门参与并予意见指导。建议将EU ETS议题纳入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谈判中一并讨论,以积极包容的态度,“主张中求大同,成长中求奋进”。
最后,张守国常务副会长总结表示,本次研讨会在三方协会共同努力下卓有成效,会议初步明确了业界对EU ETS应对的总体方向,后续要用好研究成果,动员更多力量共同参与,多边互动,多渠道反馈意见,在实现海运全球脱碳减排的进程中作出中国海运业界的努力和担当。
日本和韩国都认为,在减少航运排放方面,建立全球层面的监管框架将比建立欧洲这一地区性体系更有效。
一份韩国政府文件表示:“国际航运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的全球性。除了全球性的政策措施之外,没有任何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捕集和控制航运业的排放。”
“如果将航运业纳入欧盟ETS体系,结果可能会恰恰相反。因为由于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航运公司更可能选择避免直接停靠欧盟港口,而是转移到其他航线。托运人也可能因此改变运输方式,这都反而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日本政府表示:“无论是否仅限于欧盟内部,欧盟ETS扩展到国际航运都不应该。”
“欧盟ETS不但不会产生明显的减排效果,还会增加碳排放增加的风险、增加和包括日本在内的非欧盟第三国扭曲地参与全球海上运输和贸易的风险。”
除了两国政府表达了不满之外,船东也表示他们对该提议的市场影响感到担忧。日本船东协会(Japanese Shipowners' Association)在提交给欧盟的文件中表示:“将欧盟ETS应用于国际航运会产生双重标准,这极有可能对全球海运市场造成影响。”韩国最大的集运公司HMM表示:“如果按照欧盟最初的提议进行无免费限额的全拍卖,航运公司的成本将因此大幅飙升,从而引发全球物流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