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情况和“十四五”规划思路,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上,市绿化市容局都回答了哪些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民明显感受到身边“绿色”更多了。请问,“十三五”期间上海在绿化和林业方面有什么具体建设成果?“十四五”期间还将有哪些规划亮点?
“十三五”期间,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化上海,造福于民”的方针,坚持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全市“环、楔、廊、园、林”的生态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46.46万公顷。具体建设成果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城市绿道和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
完成绿道建设1093公里,黄浦江滨江绿道45公里核心段贯通。17条(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长江两岸等完成造林30万亩。
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建设全面实施
城市公园从2015年的165座增加到2020年的406座,金山廊下等7座郊野公园相继建成开放,230个街心花园为市民提供了身边的精致生态空间,九成公园延长开放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休闲健身需求。
区域绿地和立体绿网建设稳步推进
4038公顷的外环绿带全面建成,三林楔形绿地等一批重点绿地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市累计新建绿地逾60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市新增立体绿化约206.3万平方米,总量达到474.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显著提高。
湿地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建设协同推进
加快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率达95%以上。宝钢水库、崇明北湖等13块湿地被正式划定为上海市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全市累计建成20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恢复、新建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近6300余亩,累计划设6个野生动物禁猎区。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为引领,着力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绿色环境需要。
推进公园城市体系建设
着力打造“千园”工程,中心城区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区公园或口袋公园,郊区实现“一镇一园”、“一村一园”。全市新建绿道再增1000公里,推进实施环城公园带(一期)建设,形成外环“彩带”。
推进森林城市体系建设
重点打造环廊森林片区,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开放休闲林地,构建点上造林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连片成网的林地体系。
推进湿地城市体系建设
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全市湿地保有量维持在46.46万公顷。逐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力争再通过五年的努力,切实让绿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