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为提升巢湖流域水体质量,南淝河已建成雨水调蓄池22座,总调蓄规模超44万立方米。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经过雨水调蓄和生态补水等科学手段,南淝河施口断面水质今年变得更好了。
项目:全市最大地下雨水管网系统启用
本月,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正式投运,调蓄容量为7.7万方,服务区域包括史家河、二里河、池郢泵站以及西李郢泵站系统,总汇水面积约21.06平方公里。项目的投用,将推动南淝河中游段各污染指标截流治理效率提升,助力南淝河水质不断提升。
市排管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这个省内最大的雨水调蓄站使用后能发挥最大功效,专门对配套的滨河路、巢湖路地下管网进行了验收,保障调蓄设施的健康和安全。“滨河路、巢湖路配套地下管网十分重要,在原有管网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扩建后,管道长度达2700米,管径最高达3米接近两层楼那么高,为目前启用的全市管径最大地下雨水管网。”
城市面源污染是河流的污染源之一,修建雨水调蓄池,是有效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措施。近年来,为了持续治理城市水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南淝河水体质量,陆续建成杏花调蓄池、逍遥津调蓄池、蜀山区清一二冲调蓄池、清三冲等雨水调蓄池22座,总调蓄规模达44.85万立方米,为解决初期雨水对城市河流的污染,推进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监测:近期南淝河的水质变得更好了
要想稳定实现南淝河水质达标,除了完善排污设施外,合肥今年还科学实施河道补水和生态补水。近日,为实时掌控南淝河水质变化影响,市排管办组织专业人员在南淝河大桥施口断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水质采样、监测、分析工作,监测项目涉及COD、氨氮、总磷三个参数。
监管部门在确保对城区15家污水处理厂正常监控的前提下,安排专人定点负责南淝河大桥施口断面的采样工作,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采样人员每天7点左右到达采样点,8点之前准时把水样送到实验室,当日水样,当日监测,当日分析,当日出具数据。
最新的检测数据表明,经过雨水调蓄、河道补水和生态补水,“母亲河”南淝河施口断面水质有了进一步改善。下阶段,市排管办将加强南淝河水质保护和监测力度,推动环巢湖流域水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