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国家下达山东的九大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丰硕成果。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山东将如何继续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接受专访,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
问:“十三五”期间,山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四五”时期,山东污染防治攻坚的战役将如何打?
宋继宝:“十三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山东省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十四五”期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继续攻坚克难。
一是坚持绿色低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制订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牵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治污攻坚,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将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治污攻坚,确保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打牢基础。
三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自然恢复为主,综合采取污染清理、地形地貌修复、湿地岸线维护等多种手段,打造齐鲁生态安全屏障。
问:蓝天、碧水、净土,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些重点领域,山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宋继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蓝天方面,山东“气质”将致力于保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领先水平。山东将重点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在继续大幅度降低PM2.5浓度的同时坚决遏制臭氧污染加重趋势,使老百姓享受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碧水方面,山东将把“碧海”打造成为山东生态环境最亮品牌。强化陆海统筹,大力提升地表“优三水”比例,治陆保海。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生态振兴齐鲁样板。
净土方面,全力打造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示范区。继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好农业污染土壤和城市污染地块土壤安全利用。大力实施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三个能力”提升行动,确保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有效收集处理。
问:山东是工业大省,重化工业占比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如何持续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
宋继宝:结构性污染已经成为山东省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污染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实践证明,推进“四减四增”源头防治是解决山东省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201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据测算,通过“四减四增”全省SO2、NOX减排幅度达15%左右,对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率达30%。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
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中,我们将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的低端产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特别是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山东这个最大的环保市场打造成最大的环保产业;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存量”“优增量”并重,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不断形成能源结构多元合理、能源消费清洁集约的良好局面;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公转铁”“公转水”等方面潜力,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
推动用地结构调整,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减量增效,着重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
我们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