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保政策 » 碳排放 » 正文

中企联向企业家发出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总动员

日期:2021-07-31    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1
07/31
19: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企联 绿色低碳 低碳转型

以“双碳”目标驱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9日-3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召开“2021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为主题,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发表讲话,向企业家发出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总动员,呼吁企业家将气候变化挑战转变为绿色低碳创新机遇,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呼吁发挥企业家示范引领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积极作为。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全球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紧迫而严峻的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在气候危机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的唯一选择。尽管各国的国情发展阶段不同,力度有所差异,但政策措施和行动以及路径还是大同小异,都在努力的转型、创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45年,长则70年。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要力争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无疑需要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这不仅体现了大国责任,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不断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我国始终言行一致,是全球环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与贡献者。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释放出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定力,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力量”。广大企业要从全球视野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深刻领悟双碳目标对树立中国国际形象,体现大国责任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共识,切实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战略层面出发,转变运营方式,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发挥引领作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因此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企业是经济活动重要主体,不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坚持绿色发展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必然要求。企业家是企业的统帅和灵魂。无论在什么时候,企业家都要做好引路人,带领企业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近期与长远、全局与重点的关系,以大格局、大思路开辟一条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要转变片面强调速度和规模的传统思维,摆脱要素投入、资本投入的路径依赖,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等,注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企业向绿转型。加快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坚持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做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勇于担当使命,把握绿色转型重要机遇

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和生活方式变化,会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产业设定了清晰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等将面临深刻的低碳转型,将倒逼钢铁、水泥、石化、有色等高碳排放行业改造装备、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电池、风电、光电、氢能、电网传输、智能电网、储能等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形成绿色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发展。随着我国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蕴含的机遇非常大。不仅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绿色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巨大商机,环境治理与修复、生态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市场。

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军。对企业而言,碳中和既是发展的重要挑战,更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研发、运营成本,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出,面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抉择。但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企业家只有以国家政策为指引,紧跟绿色高质量发展,超前布局、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才能永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家应抓住机遇,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作为,加大在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投入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合作,取长补短,通过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壮大自己。

坚持双轮驱动,推动绿色低碳创新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的精准支持,我国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系统、最大规模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并为全球清洁能源产品的快速扩散和应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仍然整体领先,在前沿技术、高端设备、先进材料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并试图通过科技脱钩阻止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巩固现有成果和进一步实现突破,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新形势,企业家要坚持双轮驱动,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围绕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节能减排、能源替代、原料替代等方面进行改进,逐步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支撑企业长期的“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优化。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及应用,防止技术上被“卡脖子”,增强防范技术壁垒的风险意识,积极应对欧美各国的碳税机制,力争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争取主动。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清洁能源替代、能效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方面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重大科技攻关,同时注重成本性价比和安全性方面的综合把握,不断探索绿色能源管理的创新应用,携手绿色金融,逐步建立完善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优选减碳技术路径,科学制定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研究发展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揭榜挂帅等政策机制,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领域的科技攻关和规模化应用。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企业绿色转型,适应与引领“双碳”目标的实现。

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构建绿色生态体系

碳中和不是哪一个企业、哪一个行业能够单独完成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协同降碳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企业间绕不开的话题。企业家在推动企业开展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前沿技术大规模开发上,一定要走协同创新之路,特别是在关键低碳技术方面,要在研发组织上实现变革和突破。在实施路径协同方面,要积极开展多能互补、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重视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在科技创新协同方面,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要坚持企业联动,尽快构建绿色生态。大企业要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到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领域,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不断优化减碳技术路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甚至跨行业的协同减排,推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要发挥全员投入的主动精神,积极参与,探索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

论坛现场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致辞,宁东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陶少华致辞并介绍宁东基地的发展情况,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张道才,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彦宝,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等多位知名企业家就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家引领带动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积极作为,探索“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演讲。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