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陶瓷行业掀起了新一轮“跑马圈地”的建设高潮。这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几家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纷纷大手笔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诸多的中小企业,更是大建岩板生产线,使整个行业都处于大干快上的热潮当中。
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陶瓷行业的工厂建设历来对土地占用和能源消耗都很大,而且环保一直是被重点监管的对象。过去,陶瓷企业新建工厂,首先要拿地,动辄几百亩、上千亩,要一次性拿到土地证,地方政府颇为头痛,但为了招商引资,总是想办法搞指标,为企业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然后是环评、能评,层层申报,层层审核,企业才可以放心投资,开工建设。
但这样的建设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条件的限制。随着“双碳”政策的出台,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加强了对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监管力度,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超过一定数量(通常以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的能耗,其审批权统一收归省一级发改委。
换句话说,县市级地方政府已没有了对陶瓷企业能耗指标的审批权。企业要建新的生产线,必须要经省一级发改委获得能耗指标。否则,即便拿到了土地、通过了环评,建成了生产线,也将无法点火生产。
而这样的审批正变得越来越难。根据中央的“双碳”目标,2030年将实现碳达峰,包括广东省在内的个别省份均已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将能耗增加的峰值时间提前到了2025年,即2025年之后,能源消耗不再增加,并逐步回落,对于高能耗的项目,将不大可能被审批通过。即使通过,也要纳入碳排放监管。
可以这样说,2025年之前,将是陶瓷企业圈地建厂最后的窗口期,虽然个别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对陶瓷产业不受待见,但更多的中西部地区还在招商引资,仍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办厂。
到2025年之后,新建陶瓷生产基地、新增陶瓷生产线都将变得异常困难。因为每一条窑炉、每一家工厂的能源消耗指标都已纳入考核。没有新增的指标,就没有新建生产线的可能。
事实上,今年以来天然气的多轮暴涨,已经暴露出陶瓷行业大规模扩张的不可持续,许多产区、许多企业因为缺气而不得不限产、停产。面对庞大的需求缺口和即将到来的“双碳”压力,政府审批部门首当其冲拿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开刀,钢铁、水泥、焦化、玻璃、印染、陶瓷等诸多行业被纳入审批监管重点。
过去一段时间,《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始终是悬在陶瓷企业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许多地方政府依此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铁腕整治风暴,并针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关键指标制定了更为严荷的地方排放标准,许多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迫关门停产,留下来的企业,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环保设施的改造升级,以达到地方政府的监管要求。
时至今日,被划入“2+26”城市圈的高能耗企业,包括陶瓷企业,一遇重大政治活动,都会被地方政府无条件通知停产和减产,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刚刚迈过了“环保劫”,“能耗劫”又接踵而至。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 ,政府部门就对陶瓷企业进行节能量指标考核,实行能源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管理,但不少企业用多报少。
2013年12月,《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252-2013)颁布实施,但8年多来,这个国家强制标准就跟《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刚颁布实施一样,均未能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绝大部分企业的能源消耗按此标准考核均不达标。
但不监管,不等于不存在。伴随着国家一系列能源政策的调整,能耗监管,这把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快速形成,并以此为动力,促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
据悉,《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252-2013)目前正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牵头处于紧张的修订当中,估计年底即将完成此项工作,2022年大概率颁布实施。
一旦新的标准出台,政府相关部门将以此为依据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能源消耗监管,并与碳排放、碳交易形成一套系统的能源消耗与排放监管体系。
长期以来,陶瓷行业都处于粗放式野蛮生长的状态。虽然国家环保政策的收严,一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而对于能源消耗,实际上处于一种相对宽松的状态,无论是过去的重油、煤制气还是现在的天然气,虽有因供应不足而停产的现象,却未曾有能耗指标不足或不达标而停产的危机。
▲图为一家已经停产的陶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伴随着新标准的实施,能源消耗、能耗指标将成为影响陶瓷产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指标,即使有供给、有订单也将无法生产。而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因天然气的短缺,首先便会将节能降排的目光瞄准高耗能产业。
珍惜现有的工厂和生产线吧。未来的陶瓷行业,要想大规模扩大产能,将会变得越来越难。而那些能耗不达标的工厂和生产线,极有可能在新一轮能耗监管的风暴中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