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从嘉源集团获悉,经过前期单机调试、联动试车,嘉兴市污水处理扩容工程外排三期(以下简称“外排三期”)于11月中旬正式投运,目前运行顺利。
据悉,该工程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4年,现建成输送管线总长达62.5公里,全线共设置3个提升泵站,末端最大输送规模为每天40万吨。
嘉兴污水最大日输送规模提升至70万吨
“嘉兴市的城市污水采用集中收集后,通过长距离输送至位于海盐的联合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杭州湾海域。”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网管理部经理徐亢介绍。
2003年和2009年,嘉兴市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分别投入运行,总外排输送能力为每天60万吨,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浙江省“五水共治”及嘉兴市水环境治理的推进、剿灭劣Ⅴ类水行动的全面开展以及污水管网的延伸与收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一期和二期工程亦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此次外排三期的投运,不仅缓解了我市污水输送压力,也为主线一期大修工程提供了条件。”徐亢补充道,“污水对管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污水管道的老化问题也比供水管道更为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据悉,外排三期(输送管线及泵站部分)项目不仅考虑了新增污水量的输送,还实现了与一二期污水管线的互联互通,通过连通管的建设,更加完善原有的污水输送路径,使整个污水外排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整体工程效能。
如今,随着外排三期正式“上岗”,一期工程的管线及泵站也迎来了“大修”时刻,暂时停运整修。目前,二期工程与外排三期同时运行,将嘉兴末端污水最大输送能力从原来的每天60万吨提升至70万吨。
全面接入嘉兴市污水管理智慧平台
今年6月底,由嘉源集团牵头,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的嘉兴市污水管理智慧平台正式上线,得益于该数字化成果,此次投运的外排三期在运行之初便加持了“智慧优势”。
据悉,外排三期的主体工程包括输送管线及3座泵站,在工程正式投运之前,3座泵站的所有信号就已经接入了嘉兴市污水管理智慧平台。
“外排三期工程属于压力流输送,全程无法随意开设接入端口,所有接入点位均随工程建设预留好,故管线上不存在私自开口、偷排漏排的现象。”徐亢介绍,“我们主要监测3座泵站内的进出水液位、压力、输送水量等动态数据。”
通过远程监测,运维人员可以实时调节泵站液位,进而提升整个污水输送系统的调度能力。
在市域污水一体化建设管理的新思路下,外排三期也顺利融入嘉兴市污水管理智慧平台的一张网内、一盘棋中,实现了“一体化运维”和“一平台监管”。
助力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分质分流”
外排三期工程的投运,也让运行了18年之久的主线一期管线及泵站等来了停运检修的时机。未来,修复后的主线一期工程将不再输送生活污水,而是成为工业污水厂尾水排放的专用管线,进一步推动嘉兴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分质收集、分类处理。”
2020年12月,南湖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是嘉兴市首个开工建设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秀洲区、嘉善县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也将陆续启动。据悉,3座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预计将达15万吨,且远期计划提升至每天25万吨。
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专用输送系统“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加快补齐工业污水治理短板,同时也有利于高水平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因为不同性质的污水处置工艺不同,处理成本也不同,统一处理并非‘最优解’,今后,联合污水处理厂将专注处理生活污水,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徐亢补充道。
“我们将持续发挥‘治污排头兵’的先锋作用,做好长治保障,为嘉兴市域污水运行安全保驾护航,高质量推进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