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在苏格兰举行的由联合国发起的气候谈判结果乏善可陈之后,我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变为了踌躇满志。
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公司鼓吹,以及更多的贷款机构资助这一梦寐以求的“净零”计划,以此减少碳排放。许多纸面上的计划逐步显现出这似乎只是空想,而无法实现。
COP26会议在格拉斯哥召开,本次会议要求参会的200个国家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一半,并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如果该目标能够实现,我们仍有可能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气候科学家表示,这对避免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来说至关重要。
但COP26会议也明确表示,目标实现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渺茫。目前,当下承诺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一份新的联合国报告发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7摄氏度之内。即使在过去六年中做出过其他承诺,气温仍有可能超过2摄氏度。
自六年前《巴黎协定》首次提出1.5摄氏度的临界点以来,一些气候科学家一直在担心是否会冲破这一临界值。但政府和商界领袖的声明将这些疑虑抛掷脑后。从能源到房地产再到酿酒厂,行业高管们都承诺要实现“净零排放”,这是减少碳排放的委婉说法。
今年我们看到了减排的困难程度。尽管承诺减排并增加可再生能源,但大多数发达国家发现,油价上涨对他们疫情经济复苏带来威胁。因此,他们采取了策略,旨在提高短期油气产量和降低价格,这反过来却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拜登政府官员甚至警告石油行业不要提高国内产量。
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理解一些化石燃料行业巨头已经接受了净零排放目标。但是,仅仅是种植更多的树木,甚至在风车上投入几十亿美元,或者转向更清洁的化石燃料,都不足以实现净零目标。这是因为政客和商业领袖更愿意逃避因气候变化而去做艰难决定。在任的大多数领导人在经济受到全面冲击之前就会下台或退休。
总之,净零目标为我们赢取了更多的时间——至少让我们有这种感觉。但从政策角度看,实现净零也算是个好的选择,它不需要太多的政治勇气。但是我们不能现在什么也不做而寄希望于未来的科技突破,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