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察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印萍:建议加快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体系建设

日期:2022-03-09    来源:新浪网  作者:李晓哲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3/09
15: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两会能源 两会环保 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印萍,是海岸带环境地质领域的知名专家。“集民智,重调研,善思考,以高质量代表建议履职”,是她对自己四年来代表履职经历的总结。“通过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我的代表履职和我的本职工作互相促进,也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

印萍

今年两会,印萍带来了“加快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体系建设”“加强海洋甲烷监测体系建设” “开展浒苔绿潮早期防控” “完善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完善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等‘三法衔接’立法工作”等10个建议。

司法利剑守护生态环境

“加快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体系建设”是印萍今年重点推进的建议。她认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但也面临着制度政策与技术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关键技术需进一步攻克、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司法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跨国跨境司法鉴定国际化水平仍需提高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保障体系,提升司法服务和保障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权益。

印萍建议,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司法鉴定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加强司法鉴定专门性立法研究和法规建设。补充完善现有《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程序相关条款。二是在司法部《司法鉴定行业标准体系》基础上,充分发挥全国各部门技术优势,重点完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业标准分体系,针对海洋、森林、流域湿地、草地、农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损害类别、不同赔偿方式,制定精细化的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及价值评估标准。三是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损害鉴定评估案例,建立案例数据库,开发共享软件平台,指导支持地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司法实践。

要研发精准、量化、快速鉴定评估技术,推动解决司法鉴定认定难、周期长问题。一是加强支撑司法审判的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复杂污染体系污染溯源技术、长期污染累积性损害鉴定技术、新型环境污染物损害鉴定技术等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二是构建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加快生态环境损害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设备装备开发,研发标准化应急移动鉴定平台、数字仿真物证流转平台、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或专用试剂盒等材料。

要创新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赔偿方式,保障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一是探索通过保险、绿色金融等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赔偿。二是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诉前磋商机制,加强检察公益诉讼,督促违法行为人修复受损环境,确保生态修复及时开展。三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替代修复方式研究与实践(如增殖放流、种植绿化、劳务代偿等),推动赔偿义务人担责修复到位。

要加强跨国跨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研究及实践,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权益。一是开展我国相邻国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和案例研究,加强污染物跨界传输的追因、溯源与量化技术研发。二是加强国际环境资源纠纷中的政策与法律研究。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争取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提高在国际资源环境仲裁机构的参与度,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权益。

在海洋甲烷研究应用中“抢滩登陆”

工作的关系,印萍常年与海洋“打交道”,对这片蓝色国土爱得深沉,多年来的建议中,也多聚焦于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海洋提供了更广阔的的舞台。而从专业出发,印萍提出“加强海洋甲烷监测体系建设”建议中,就甲烷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甲烷监测技术储备、监测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大海洋甲烷监测装备研发和标准建设力度,推动海洋甲烷监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海洋和海岸带甲烷排放监测体系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甲烷是地球上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增温效应和潜势高于二氧化碳,因此甲烷减排有望比二氧化碳减排取得更快的控温成效,被视为现阶段减缓全球变暖的刹车器。

2021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甲烷减排作为重要议题,我国也将甲烷减排作为“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的重要内容,承诺十年内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就甲烷测量、减排具体合作事宜达成了意向。这充分凸显了甲烷在全球气候变化甚至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大气和陆地甲烷的监测、研究及评价逐步展开,但对海洋甲烷循环的研究和观测明显不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甲烷反应器,除了两极之外大部分海域都是大气甲烷的净源,根据现有研究估算,海洋来源的甲烷对大气甲烷收支贡献仅为1%?2%,显然海洋在全球甲烷循环中的作用被明显低估了,海洋甲烷循环的意义应远不止其对大气贡献。”印萍说,整体上我国甲烷监测和评估工作刚刚起步。

对此她建议,必须加快提升甲烷调查监测设备国产自主研发能力,建立海洋海岸带甲烷排放监测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甲烷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量方法和核算标准,支撑我国在国际减排和碳交易谈判中争取主动权。

关注体制建设,贡献代表力量

多年的履职,让印萍成为“有心人”,特别注重深入基层抓调研,不断发掘建议和议案线索,做好建议和议案的编写。很多建议是在调研和代表履职工作中总结、延伸出来的。她的建议中,相当一部分是关注司法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贡献自己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思考和努力。

在今年带上会的“开展‘胜诉退费’专项检查治理活动”建议中,她建议国务院财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开展专项检查治理活动,退还2007年4月1日至2019年原告胜诉但未能执行案件中原告预交但不应承担的诉讼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

在“完善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等‘三法衔接’立法工作”建议中,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内容,明确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机关依法向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移交公益诉讼线索的法定义务,通过职能对接,在凝聚各部门职能合力中实现公益保护。

在“完善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建议中指出,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亿吨,其中85%的原油进口选择海运方式运输。随着海上原油和成品油运输的日益频繁,我国管辖海域已逐渐成为船舶污染事故的多发区,船舶污染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带来的威胁和风险日益增加,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是防范风险、提升经济发展安全性的现实需要,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必要举措。

在“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执法主体”建议中,建议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主体,明确具体作出警告、罚款、强制执行等行政处罚机关,同时推动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就相关内容进行修订,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在“开展执行征信信息专项检查活动”建议中,建议原生效裁判经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撤销后,被天眼查等社会平台公开抓取的依据原生效裁判所采取的被列为执行人以及失信、限高等执行征信信息无法同步变更、删除,给当事人征信评价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以及当事人正常生活,应予重视并妥善解决。

履职故事:代表身份让她为海洋做更多事情

作为一名海洋地质科学家,美丽的海岸线是印萍代表工作奋斗的场所,也是她心中的牵挂。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我国的海洋和海岸带也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空间趋紧、生态环境退化、海洋灾害风险频发等问题和挑战。她高度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她指导团队开展海岸带多要素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控、海洋牧场建设、海洋工程安全等。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她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从科学研究延伸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发掘建议和议案线索,认真开展调研,做好建议和议案的编写,积极对接建议办理机关,主动反馈办理成效,做好后续跟进,不断提高建议质量。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或形成研究报告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更注重学术成果表达及其传播。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我会就科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调研,从政府管理、制度建设和立法等方面寻找解决方案,作为代表建议和议案提交,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相关部分解决共性问题。”印萍代表表示,自己此前曾当选过四届青岛市政协委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履职更加游刃有余,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她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为海洋资源保护做更多事情。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由试点转为常态化,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工作是维护公众利益、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存在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损害鉴定难等挑战,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更是面临司法鉴定难、鉴定时间长、鉴定费用高等问题。

印萍代表带领科研团队,积极发挥国家公益性海洋调查机构海洋资料长期积累,调查和分析检测设备先进,以及信息化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为山东省、江苏省各级检察院、法院和海警局提供海砂盗采、滨海湿地破坏、危险废弃物非法排放等生态环境损害司法评估技术支持。

2021年她所在的团队成功获批了“山东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并先后与高检院技术信息中心、青岛市检察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无棣检察院、江苏灌南检察院共建海洋公益诉讼合作基地,成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领域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由她带领的团队提供司法鉴定意见的多个案件,入选了全国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2021年12月她应邀参加了高检院组织的第二期“论鉴”研讨会,做主旨发言,介绍“科技助力海洋公益诉讼”的实践经验。

四年提交20多份代表建议议案

四年来她先后提交了20多份代表建议和议案,连续三年被全国人大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人社部等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其中《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的议案》、《加强滨海湿地固碳能力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建议》、《加快海砂资源勘查打击盗采和加强行业监管建议》、《加强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提高应用效能建议》、《科研司法互动构建国家公益诉讼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议和议案得到办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进国家相关立法和政策出台。

印萍代表提交的第一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是“加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立法和配套工作建设”,不仅关注城市的垃圾围城问题,更是从她所在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质量调查成果反映的农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角度入手,为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这项建议提出的时候,垃圾分类试点刚刚推行,她的建议也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的积极响应,提出的立法建议在2020年修改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同时,她也特别注重深入基层抓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议,及时准确反映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创新成果。在参与驻地的各类调研和座谈活动中,深入了解基层工作的先进经验或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代表建议和意见。

2021年带上两会的反映青岛市崂山区人大和崂山区检察院工作经验的“构建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建议,因为有很好的基层工作实践基础,所以得到全国人大办公厅和最高检的高度重视,2021年5月在青岛开展调研和组织座谈会,最高检随后下发了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的通知,推广青岛市的先进经验。

在四年的履职工作中,她深刻感受到各级人大机关为代表履职提供了良好保障,为代表在熟悉和擅长领域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创造机会;建议办理部门对代表建议高度重视,无论是主办部门还是协办部门都真诚沟通,积极跟进,建议答复准确务实,推进落实有效,做到了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落实高质量。

她表示,将以更努力的科研工作和代表履职维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守护“蓝色国土”。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