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连云港开发区召开了一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约谈会,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区内两家企业负责人被约谈并要求整改。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超标排放行为的发现,既非工作人员现场检查,也非周边居民举报,而是通过一个类似“天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现的。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现问题、现场检查紧随其后的监管方式,正是开发区近年来推进环境监测、现场核查、信息化“三大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全新尝试。
一张网络:加速构建现代环境监测网络
“监测数据显示,中铝长城附近一处‘空气微站’周边PM2.5浓度有变化,请相关部门关注重点路段,及时进行洒水、雾炮作业……”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自然处处长迟程通过工作群发布了该条信息,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排查,督促附近施工单位对裸露渣土进行覆盖,并对道路进行洒水抑尘。为加密空气质量监测网格,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开发区积极推进“空气微站”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建成18个“空气微站”并全部投运,实现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内布点全覆盖,24小时对环境空气质量、重点源大气排放指标、扬尘监控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发出超标预警信息,及时进行现场处置。自2018年起,开发区先后投入近700万,逐步构建起“空天地一体”监测系统。截至目前,全区现共有1个国家级、1个省级与2个市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站点、2套废气在线监测标准站、18个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和6个高视频摄像头,实现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控、快速发现、快速处理,实行“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现代化环境监管模式。
一个体系:探索建立环境监测执法联动机制
李琪是一名开发区分局负责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一边浏览着监控系统中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一遍向记者介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如何帮助他们不用亲临现场也能发现污染情况。“首先是看数值的颜色,红色表示超标,黄色表示异常,黑色表示正常。其次是看具体数值,如果长时间数据相同或者数据低于正常值,就表示监测异常,需要重点关注。”“发现数据超标或者异常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现场核查。若没有超标,我们工作人员会进行数据标记处理,一旦发现超标,我们将依法依规开具罚单。”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王维说。“在线监管一方面可以节约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监督是连续的,也就增强了企业的自律。”在线监控通过发挥监控数据服务执法监管工作,逐步形成了上下联通、左右互动、信息共享、各负其责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管工作体系,为科学决策和环境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近年来,开发区不断探索建立执法监测联合机制、实施联合行动,执法监测队伍高效联动,一步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左右手”同步发力、同步提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队伍正规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方蓝天:精准治污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依托现代环境监测网络,开发区分局不仅能对辖区内局部污染进行监控和分析,也能更全面地了解整个开发区的空气污染情况和污染趋势。2021年,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PM2.5浓度由2018年的4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9微克/立方米,下降32.6%;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由2018年的68.9%提升到2021年的83.8%,上升14.9%,刚性关键指标实现质的突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4年来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到历史新高。开发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白云天数越来越多,全面体现了智慧化精准治污、精确治污的作用。为了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市开发区将继续提高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加快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地面走航监测等“空天地”一体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还将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强监测与环评、执法、应急等业务协同联动,逐步形成了上下联通、左右互动、信息共享、各负其责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管工作体系,为科学决策和环境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