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水清 岸绿 村美----太原南白石河流域"臭水沟"悄然蜕变"清水河"

日期:2022-06-22    来源:太原生态环境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6/22
18: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雨污分流 生态保护 末端治理

6月21日,记者随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记者团乘车来到位于清徐县东于镇南白石河与九斗退水渠交汇处,只见昔日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杂草丛生的"臭水沟",如今已悄然蜕变为堤坝规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清水河"。

"这里变化实在太大了!和我去年4月底看到的场景完全不一样。"一位记者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完善源头治理,7个村庄实现雨污分流

"南白石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主要水源来自沿河两岸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南白石河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只有管好卡住源头污水,才能确保污水不入河道。"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导致南白石河流域大北村等7个村庄雨污合流,污水入河、淤泥堆积,加之河水流动性先天不足,久而久之,南白石河成为"臭水沟",沿途村民怨声载道,已成为制约清徐县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短板"和影响清徐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

2021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了清徐县南白石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督察整改工作,研究制定南白石河流域污染问题整改方案,将彻底解决南白石河流域污染问题作为"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程给予推进。

按照"四治一体"要求,清徐县坚持河湖渠同治,对辖区范围内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大排查,找准问题症结,严防同类型问题重复多发。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污水治理等一批工程性、根本性治理项目相继展开。

中高白村是一个只有900户人家的村庄,也是清徐县南白石河流域实施雨污分流的7个村庄之一。走进中高白村丁喜旺的家,只见整个院落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女主人连和萍一边在院子中间的水管下洗衣裳,一边和记者拉起家常。

"孩子们都在城里住,家里现在就剩俺老两口。下水管网建设前,俺每天把家里的污水泼到院子里或者大街上。管网铺到家里后,你看俺就省事多了,直接把这洗衣水倒进下水管道就行了,每天少跑许多冤枉路。"连和萍快人快语,如今不仅家里干净了,大街上也不再污水横流,雨雪天老人孩子也不再"摔跟头"了。

记者在中高白村家家户户看到,而今,村里不仅有了专门的雨水管网,厨房、厕所、洗衣等产生的废水,也全部进入了污水管网。

中高白村是南白石河沿岸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改造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白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涉及7个村7000余户人家,分别是大北村、小北村、水屯营村、东于村、东高白村、中高白村、西高白村,每天污水排放量约8000吨。

"目前,8.72千米主管网和4.5千米支管网已全部完工;毛细管网完成率为67.89%。

这项工程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工。"清徐县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届时南白石河流域7个村庄生活污水将实现全收集和雨污分流的目标,村民生活环境一点不会比城里人差。

深化路径治理,"黑水沟"蜕变"清水河"

南白石河起点于清徐县境内的东盛桥,止于美锦桥,全长6.5公里,和九斗退水渠、东湖退水渠相通,最后汇入吕梁市交城县境内的磁窑河。

南白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南白石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必须同步做好南白石河河道、7.16公里九斗退水渠和8.1公里东湖退水渠全线清淤及综合治理等工作。

记者在"一河两渠"沿线看到,东湖退水渠已完成底泥清淤和生态治理。只见上游农村段河堤两岸碧草如茵,下游开发区段两岸钢筋混凝土浇筑工程正在作最后的冲刺。

"上游农村段3.8公里我们采用的是'土石笼袋+无锈熔接网箱'的生态防护技术。你现在看到的绿色,便是袋里的草籽冒袋而出形成的生态景观。"清徐县水务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张培亮介绍,下游开发区段还有600米尚未完工,目前正加班加点赶工期,预计6月底完工。

东湖退水渠上游段主要负担南留营、牛家寨、柴家寨等村庄的农田排退水,以生态恢复为主;下游段靠近工业区,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出U形渠。届时"两渠一河"完成治理后,南白石河最大流量可以达到110立方米每秒,防洪能力也将大幅跃升。

"8月份以后,'两渠一河'河岸将全部完成绿化。"张培亮说。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两渠一河'由昔日的'臭水沟'整治成如今的"清水河",我们看着开心,住在旁边感觉舒心。"山西梗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永恩兴致勃勃地说。

深化末端治理,勿让一滴污水入汾河

为满足现阶段南白石河流域范围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2021年5月,山西亚鑫集团投资1.93亿元,启动了采用"预处理+A2O+MBR+反硝化滤池+紫外线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3万立方米/天的东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土建部分按3万立方米/天规模一次性建设,设备按1.5万立方米/天规模安装,同时预留1.5万立方米/天的处理规模;二期根据水量增长情况,适时增建。污水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中水标准,可满足工业、绿化、灌溉使用,推进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东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是一项急难新重点工程,是一项环保民生工程。主要承担着处理东于镇及周边村庄(主要包括大北村、小北村、水屯营村、东于镇、东高白村、中高白村、西高白村等7个村庄)约3.54万人的村镇生活污水,以及县城西南部部分市政污水和西关大街、凤仪街、307国道清徐段市政化改造等区域内的其它市政污水任务。

自去年5月11日污水处理厂动工以来,清徐县有关职能部门及施工单位克服土质、空间、气候等不利条件,下雨不停工、停电不停工、夜间不停工,齐心协力,创造了7.9公里千分之一的坡度76座沉井一次贯通,18.5米深坑沉井水下碰口精准入位一次成形,5000多立方米垫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工期原定用时18个月,实际仅用时7个多月,实现了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运。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清徐分局局长马利军告诉记者,随着东于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清徐县实现县内多个污水处理厂之间的相互连通和生活污水回收的资源化利用,大县城、大调配、大治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已经形成,同时年可削减COD3942吨、氨氮416.1吨、总磷50.37吨、总氮328.5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南白石河流域治水答卷。

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至5月,太原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全部达到优良水体,油气是位于清徐的汾河出境韩武村断面,达到了Ⅲ类水质,较上年同期相比,氨氮同比降低25.5%,总磷同比降低35.5%。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