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对市民而言并非新鲜事,但缺乏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一直是连云港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面临的难题。昨日,笔者从市垃圾分类办获悉,今年连云港市将新建8个厨余垃圾分散式处理设施。届时,建成后全市厨余垃圾日处理量可达120吨。
今年4月1日,《连云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式由“三分类”变为“四分类”,增加了对厨余垃圾的单独投放、收集和处理。全市也陆续加大了对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建设投入力度,各县区加快了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速度,大力提升终端处置能力,补齐处理“短板”。
为实现末端厨余垃圾处置消纳,2021年,连云港市首座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在赣榆区建成并投入运行,日最大处理能力3吨,对赣榆主城区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实行“专桶收集、专车收运”,通过对厨余垃圾破碎、脱水、好痒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流程,制备成肥料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基本满足主城区垃圾分类小区分出的厨余垃圾处理要求。
据了解,市城管部门在全市积极推广赣榆区厨余垃圾处理模式的同时,鼓励各县区结合自身特点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终端,鼓励有条件的小区自建小型厨余处理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灌南县怡景嘉苑小区结合自身实际,在小区内新建了小型的厨余垃圾处理终端,最大日处理能力1吨,能够满足本小区分出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先做到厨余垃圾处理不出小区。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好处在于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同时,解决了厨余垃圾收集难、转运成本高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连云港市通过奖补资金配套下发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经费240万元、车辆购置经费42万元,今年连云港市还将在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开发区等地新建8个厨余垃圾分散式处理设施,预计下半年建成并逐步投入运行,建成后,全市厨余垃圾最大日处理量可达120吨,足够应对厨余垃圾的终端处理,使之“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