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察 » 正文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何以有力有效——专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

日期:2022-08-02    来源:新华社  作者:魏雨虹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8/02
08: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督察 环境保护

督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敢于直面问题,敢于顶住压力,敢于动真碰硬,把问题查准查实查透,深挖背后的原因和责任,持续传导压力,不断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

公开是最好的监督。每批案例曝光后,被督察对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均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有的还亲赴一线督导检查,督促整改落到实处

第二轮督察进一步加强卫星遥感解析、无人机航拍、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运用

2015年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始试点。2018年,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完成。2019年,第二轮督察启动,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分六批完成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近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接受记者新闻周刊专访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取得“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着成效,实现很好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环境效果和社会效果,推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重大突破、治理能力得到重大提升。

直面问题 动真碰硬

记者: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总体取得怎样的成效?

翟青:通过督察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着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强化。各省份普遍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督察领导小组或督察整改领导小组。省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在抓环保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切实解决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紧密结合被督察对象实际,紧紧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啃掉“硬骨头”、消除“老大难”,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截至2022年4月底,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达到95%。第二轮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确的1227项整改任务,半数已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积极有序推进。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5万件。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督察重点关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推动各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被督察对象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围绕服务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记者:上述成效是如何取得的?

翟青: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统筹做好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动督察向纵深发展。

一是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督察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始终坚持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生态环保要求落实情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思考、谋划和推进督察工作。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严的基调。督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敢于直面问题,敢于顶住压力,敢于动真碰硬,把问题查准查实查透,深挖背后的原因和责任,持续传导压力,不断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四是精准科学依法督察。督察始终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盯住普遍性、系统性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为被督察对象画准像、把准脉。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配套制定110个制度规范和模板范式,使督察有章可循,确保督察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五是紧盯问题强化整改。问题整改成效是督察效果的直观体现。督察始终坚持对问题整改紧盯不放,建立机制,加强调度、盯办、督导和信息公开,强化“督”与“被督”的协调联动,抓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形成管理闭环。

以整改成效检验督察成效

记者:督察解决了哪些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翟青: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推动问题解决,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检验督察成效,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比如,云南滇池违建、广东茅洲河污染和湖南洞庭湖非法矮围等。督察指出问题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抓细抓实督察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称赞。

云南滇池被称为高原上的明珠,然而沿岸开发建设问题突出,南岸的长腰山曾一度成为“水泥山”。督察指出问题后,云南省深受震动,扎实开展一场动真碰硬的“湖泊革命”,按照“一停二拆三修复”的整改要求,坚持“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截至目前,累计拆除214栋542套违规建(构)筑物,复原复绿面积达2205.8亩,种植植物43万多株,长腰山生态涵养功能正逐步恢复。

茅洲河曾经是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督察指出问题后,广东省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空前的投入,扎实开展整改,采取“笨办法”+真功夫+高科技,在细致全面排查基础上,建设2452公里管网,新增114.1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现在,茅洲河已成为当地“美景河”“亲水河”。

湖南洞庭湖非法矮围曾存在长达17年,占地约2.8万亩,严重破坏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对洞庭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和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督察指出问题后,湖南省迅速采取措施,督促当地对下塞湖非法矮围进行强力整治,13天就拆除了违法的“私家湖泊”,恢复了下塞湖湖洲原貌和内外湖联通。

记者:公开典型案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翟青:公开典型案例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聚焦突出问题、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以点带面促进同类问题解决的“快捷键”。

在案例选取上,我们十分慎重。案例主要包括:污染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的问题等。

从结果来看,曝光典型案例的做法积极有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各地各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了清醒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深受教育、深受警醒,深刻认识到对重大生态破坏问题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二是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公开是最好的监督。每批案例曝光后,被督察对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均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有的还亲赴一线督导检查,督促整改落到实处。同时,典型案例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向被督察对象移交,进一步压实了整改责任。

三是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媒体大量转载报道,众多网友留言点赞督察动真碰硬、紧盯问题整改的做法,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精准科学依法

记者:督察如何体现精准、科学、依法?

翟青:精准、科学、依法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直坚持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在精准督察方面,督察注重抓重点、抓关键、抓核心,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程度不同、区位特点不一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为被督察对象画准像。比如,有些地方要关注江河源头的保护情况,有些地方要关注保护区的保护情况,有些地方要关注黑土地、森林保护情况,有些地方会更加关注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在科学督察方面,督察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善于从源头上督察,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内在规律,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督察坚持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与深入一线实地检查有机结合,加强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应用,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依法督察方面,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2+N”制度体系,配套制定110个制度规范和模板范式,涵盖程序上的要求、内容上的模板、操作上的说明、纪律上的规定等,使督察有章可循,工作有序,确保督察结果经得起检验。

记者:相较第一轮督察,第二轮督察如何更进一步?

翟青:与第一轮督察相比,第二轮督察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在督察对象、督察内容、督察方式、典型案例、整改落实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创新。

督察对象覆盖面更广。督察在对省级地区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督察。

督察内容更聚焦。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更加关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态环保薄弱环节,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等。

督察方式更多样。在开展例行督察的同时,拍摄制作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推动问题线索和整改结果共通共享。督察加大暗查暗访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卫星遥感解析、无人机航拍、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运用。

公开典型案例效果更好。公开典型案例采取“文字+图片+视频”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充分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整改责任更实。采取定期调度、盯办抽查、通报督导等措施,督促被督察对象积极主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进行整改,使督察发现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从严从实做好督察相关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