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点点“加料”,就能提升土壤30%的聚水能力,这样的技术是不是太棒了!那么这项技术有什么用呢?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据悉,河南一科学家在世界性难题——干旱地区土壤治理上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通过对“反应挤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新技术已经在新疆和东北等地区的盐碱地治理上成功应用。
盐碱地,在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易生成,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盐类集聚严重影响了作物生长。除了自然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耕作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积盐进而形成盐碱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
东北,拥有我国最丰富的黑土地资源,东三省更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粮仓”,但东北地区的盐碱地规模也十分抢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扩张,盐碱化程度加重一度成为北方地区的一块“心病”。类型多样、差异大、成因复杂,盐碱地治理和修复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这也让人不得不重视。
众所周知,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下了大工夫,对耕地的重视更甚,盐碱地修复虽然与场地修复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都很依赖技术推动力,且修复周期长,投资大,这是所有土壤修复的典型特征。即便如此,政策导向仍然吸引了资本箭头,近年来,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曲线不断走高。
最典型的证明就是,土壤环境修复项目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不完全统计的规模超过3600项,投资规模超过150亿,5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但纵观全国热力图可以发现,土壤修复投入较大的基本在南方,这也表明大多为建设用地修复类。事实也确实如此,这类项目占比大约为51%左右,而农用地修复治理占比不到20%。
盐碱地,真的是可以再利用的吗?或者,盐碱地再利用有前途吗?
曾有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可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目前,因工艺不同,修复程度不同等因素,盐碱地亩修复成本几百到几千不等。
当然,盐碱地亩修复成本暂不可能都很“友好”地奔着100块去,不过整个市场成长空间不妨以小窥大。而就投资效益而言,也可以“上不封顶”。
“以渔降盐、以渔降碱”的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2016年到2018年于景泰县带动户均增收2400元,在28个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水产养殖示范区累计录得总产值75.5亿;潍坊滨海示范林基地,利用“北柳”进行盐碱地生态治理,打造了“柽柳+肉苁蓉”培育新模式,亩产值可达5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目前,我国举世闻名的海水稻,就是一种耐盐碱水稻,为盐碱地的再利用找到了一条实质性道路。截至今年5月,耐盐碱水稻品种已有8个通过国家审定,截至2021年1月,全国已有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签约,意味着海水稻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启动。
盐碱地直接利用有出路,盐碱地修复有市场,盐碱地再利用有支撑,盐碱地里的“致富经”,你还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