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开发企业生态环保“一码通”,推行一部手机管企业,实现“部门扫码监管、企业扫码自查、公众扫码监督”,创新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模式,推动固定污染源数字化环境监管能力水平。
一 “一码通”监管全覆盖
(一)依托现有广西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广西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进行专项升级改造,整合现有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环境信访系统,升级改造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形成固定污染源从环评审批、环保验收、排污许可、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信用等闭环管理,实施排污单位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实现业务协同。
(二)新建微信扫码小程序,并挂载至“广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完成扫码小程序登记在册排污单位与移动执法系统数据梳理匹配,并生成相应二维码,社会公众、排污单位、监管人员均可通过“广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一码通”搜一搜或二维码扫一扫功能,快速查询全区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以及环评、验收、排污许可证、自动监控、环境信用、行政处罚等环境信息,实现全区固定污染源“一码”监管全覆盖。
广西生态环保“一码通”
(三)开发移动执法APP端同步双向监管功能,新增排污单位排污许可信息,更新广西环境执法一体化平台污染源分布模块,直观掌握全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总体情况,按需扫码查看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关联信息,助力靶向精准执法监管。
二 数字化建设助力“放管服”改革
(一)社会监督更加便利。公众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动态了解身边的工业企业环境信息,对企业合法建设、投产运行、依证排污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有效补充公开监管手段,增进交流互动,给公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参与感和安全感。
“一码通”公众端
(二)环境执法高效精准。监管人员仅需一部手机,通过环境信息系统全方位整合,有效改善以往环境执法手段单一、执法盲区等不足,为执法工作提供导向,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助推精准执法决策的能力,提高执法效能。
“一码通”监管执法端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企一码,推行生态环保二维码“码上监管”,将“强监管”与“减干扰”有效结合,环境监管逐步由“线下跑”转变为手机办、“网上办”,可有效减少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不必要干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码通”企业端
(四)行政成本明显降低。推行生态环保“一码通”监管方式,有效打通环境信息壁垒,消除部门阻断,环境监管由“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助力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环境违法立案查处、环评审批等系统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和协调配合,降低行政成本。
广西通过升级改造现有相关业务系统,整合许可平台、移动执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信用等系统资源,统一管理代码,新建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把生态环境部门、公众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监管主体全覆盖。通过企业二维码查询企业信息,减少对守法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同时不断升级排污许可“一码通”小程序,纳入自动监测、监督性监测信息,实现动态和静态信息相结合。
目前,“一码通”“广西模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环境报、南国早报、南宁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被评为2021年广西十大改革创新十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