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湛江市“十四五”节能专项规划(2021-2025年)》(送审稿)
的政策解读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十四五”节能专项规划(2021-2025年)》(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湛江市节能工作任务做出了部署安排。为切实做好《规划》落实工作,现就《规划》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湛江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努力把湛江打造成为国家战略联动和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支撑点,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湛江贡献的关键时期。节能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深化全市“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以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特编制起草《规划》。
二、规划的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
在《规划》起草过程中,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执行节约优先方针,紧紧围绕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目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依据节能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对“十四五”时期全市节能工作要求,为“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强度下降明确了目标任务。
《规划》提出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能优先、量能而行;坚持技术引领,清洁高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
以实现全市能耗下降,高质量完成广东省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为指导方向,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坚持节能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相结合。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加大节能投入,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节能挖潜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目标确保完成基本目标,力争实现激励目标。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规划》对“十四五”时期GDP经济发展目标增速进行预测,若我市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预期基础目标,预计“十四五”末全市能源消费增量约为463万吨标准煤,可用于工业的新增能耗约为367万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时期我市目标完成广东省下达的任务指标;能耗“双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有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广,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迈出重大步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区间,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四、规划主要结构及重点内容
《规划》包括规划概述、发展基础、发展环境、总体要求、节能重点领域、节能重点任务、节能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共8个部分。我市“十四五”时期节能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一)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绿色钢铁、绿色石化、高端造纸、绿色能源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家电制造、家具建材、农海产品加工、羽绒制鞋四大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提高能源产出率。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因地制宜鼓励发展新能源利用,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开发。
(二)重点加强工业领域节能
开展工业能效提升行动,加强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率先更新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工艺装备,重点用能系统实施智能化改造。倡导循环经济,以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大力推进清洁、再生能源利用,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绿色集约化发展,构建钢铁、造纸、石化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纵深发展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循环化改造力度。推动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三)协同推进其他领域节能
建筑领域加快提升绿色建筑水平,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打造绿色建筑系列示范项目;交通运输领域完善现代立体交通构网,推进城乡便民公交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机构加快节能改造和垃圾分类,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任务;农业农村领域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重点发展农业农村清洁能源项目;新能源领域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按需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海洋渔业推动延伸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进绿色港口码头建设,强调技术进步支撑海洋渔业发展,全力打造低碳循环化增长模式。
(四)强化系统性节能管理
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工作,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执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机制,强化常态化监管;加快存量项目用能空间释放。加快落后用能空间腾出;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现重点行业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推进节能管理数字化、市场化变革,开展信息化节能管理,加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跟踪分析及管理;加强节能知识与节能技术培训,强化节能管理团队力量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