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测 » 正文

海南:2025年前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

日期:2022-11-24    来源: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11/24
14: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环境监测

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环境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一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是内分泌干扰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确且详细的行动指南。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方案,全面开启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分工,以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治理。其中明确,将动态发布海南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做到管控有“单”可循。

《方案》从开展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实施全过程新污染物防治工作、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并逐一进行分工及明确责任单位。

其中,在调查监测方面,《方案》提出,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制定海南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地下水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及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实施饮用水水源到用水末端全过程新污染物监测和健康风险评估,重点关注饮用水中直接影响人民健康的消毒副产物、农药和全氟化合物等新污染物。适时绘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污染地图。2025年底前,初步建立海南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

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方案》要求有序限制、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降解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从源头减少微塑料产生。逐步降低农膜使用量,到2025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5%。建立健全塑料管理体系,开展对重点行业向环境介质中排放塑料和微塑料的调查研究,加强微塑料对环境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评估。

《方案》提出,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通过省重点研发专项、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等科技项目,支持开展新污染物相关新理论和新治理技术研究。支持科研单位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开展新污染物监测方法、环境行为、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管控技术以及绿色替代技术相关研究。成立海南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

在目标上,《方案》明确,到2025年,完成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物质与海南省第一批重点行业化学物质的环境信息调查与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海南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管控方案;完成一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调查监测及治理试点;建立健全海南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