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每天约5万吨快递垃圾去哪儿了?

日期:2022-12-29    来源:YOUNG财经 漾财经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12/29
16: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快递垃圾 城市垃圾 垃圾处理

据相关统计数据测算,每天有超过5万吨的快递包装垃圾出现在我们身边,这些包装由近3亿个快递产生。

它们以每年30-40%的增速快速增长。环保组织过往的调查显示,5万吨快递垃圾中,约有5000吨塑料垃圾将进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最终被填埋或者焚烧;超过4万吨的纸箱包装能够被回收,重新制成纸浆以生产纸箱。

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也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负担。一次性纸箱与塑料袋的生产加大了碳排放,与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相悖。减少快递包装的「一次性」属性,是整个行业努力的方向。

可循环包装成本高昂,增加了快递垃圾处理难度。

1. 国内每年产生多少快递垃圾?

快递垃圾以电商垃圾为主。具体数量,并无官方确切统计数据。国内多个研究团队曾尝试过估算国内一年电商垃圾量,方法都是对数十个城市的数千个快递样本进行包装材料消耗比例、重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一个快递包装的平均重量以及材料比例,再按照全年快递订单总量推算快递包装总量。

致力推动解决塑料污染的环保机构「摆脱塑缚」,在2019年曾做过估算,2018年中国共产生快递垃圾941.23万吨,其中消耗纸类包装材料856.05 万吨,塑料类包装材料 85.18 万吨。

深圳大学的段华波团队在2020年,对国内快递垃圾总量进行测算,估算得出,2018年507亿份快递订单共产生880万吨包装废弃物。

根据国家邮政总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共产生1083亿份快递订单,按照等比例估算,以摆脱塑缚的数据估算得出,2021年共产生2010万吨包装废弃物;按段华波团队2020年测算的数据,则产生1879万吨的包装废弃物。

2021年国内城市垃圾清运量为26707.5万吨,快递垃圾占城市垃圾的7.5%。这一数据在前几年为4%,说明快递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占比增长明显。此外,2021年国内共消费瓦楞原纸2977万吨,按照上述数据,电商所使用的瓦楞纸,已经占我国年瓦楞纸消费量的逾50%。

2. 快递垃圾的组成与处理方式

快递包装的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塑料类与纸类,两者的生产与处理方式大相径庭。

当我们将快递包装扔进垃圾桶后,由于瓦楞纸箱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通常超过90%的纸箱会被废品回收人员回收,然后送去造纸厂。造纸厂则会将这些废纸打成纸浆,即废纸浆,再将之与一定比例的木浆与非木浆混合,最终再次制成瓦楞纸或者箱板纸。通常,造纸行业的废旧纸浆使用比例超过70%。

与纸箱几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不同,快递的塑料包装袋只完成了塑料资源的半个循环。

根据摆脱塑缚的报告,超95%的塑料袋类快递包装,制作原料使用的是回收料。即来源于工业、农业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废塑料,被制成黑色的塑料颗粒后,经过热融,最终被制成快递塑料袋。这些被丢弃的塑料袋,回收价值少,往往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被焚烧或者填埋。

3. 快递垃圾给环境及

垃圾处理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摆脱塑缚向我们介绍,大量的快递包装材料若最终变成垃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

塑料快递包装目前回收率极低,大部分塑料包装不能回收再利用。塑料垃圾的处置,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容易产生污染。快递包装中的塑料如果未能及时回收,将会流向土壤和海洋中,崩解为微小颗粒进入鱼类和鸟类(身体),最终进入人类餐桌和体内,对于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来讲都是一种灾难。

对于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国内并非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如《固废法》规定,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

《电商法》规定,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要求规范回收利用,生产企业可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模式,规范回收废弃产品和包装,直接处置或由专业企业处置利用。产品回收处理责任也可以通过生产企业依法缴纳相关基金、对专业企业补贴的方式实现。

按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商与快递包装应该被回收,同时进行减量化。电商卖家、快递公司和生产包装的企业,都需要对这些包装负责。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以千万吨计的电商垃圾,不仅导致城市垃圾清运量大幅提高,同时还造成了处理责任承担不公的现状。

4. 每个人都为快递垃圾付出了成本

被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消费者付出的成本。因为在处理快递垃圾之前,用户已经为快递包装付出了大量的使用费用,包括直接收取的包装费,或者包装费用间接转移至货物上的费用。

按照快递瓦楞纸箱的重量计算,以瓦楞纸每吨逾3300元的价格为例,每年产生的近2000万吨快递纸包装,仅瓦楞纸的成本就超过了600亿。若是按照快递箱的价格,消费者付出的将是这个数字的数倍甚至十数倍。

快递包装作为「容器」价值被利用一次后,往往会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快递包装回收循环链以及城市垃圾处理系统。

根据摆脱塑缚的报告,2018年的快递垃圾中,除快递单号纸外,纸类材料共837.33万吨,其中快递纸箱类包装废弃物只有不到5%被重复使用;约15%被混入生活垃圾进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最终被焚烧或者填埋,甚至被遗弃在环境当中;还有约有80%的纸箱被当作废纸回收,重新打成纸浆,制作瓦楞纸。

在85.18万吨塑料类包装中,除塑料袋外,还有胶带、编织袋、珠光袋等不同类型的塑料包装。由于珠光袋上通常会粘贴运单,导致难以回收,而塑料袋本身为回料制作,塑料品质较低、回收成本过高,快递垃圾中的塑料回收率不高,仅1.77万吨被再生利用。

除回收利用的包装外,进入城市垃圾系统的包装垃圾,处理费用将由地方财政承担,也就是由社会上的每个人承担。

按照摆脱塑缚2019年的数据等比例计算2021年快递包装的去向,则有303万吨作为快递垃圾被填埋,169万吨被焚烧。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宋国君教授所计算的数据,2015年北京市每焚烧一吨生活垃圾,付出的社会成本是2253元/吨,填埋的价格为1620元/吨。以该数据计算,2021年快递垃圾的焚烧成本为38.07亿元,填埋成本为49.08亿元,垃圾处理的总成本为87.15亿元。

由于物价人工上涨,实际费用将显著高于这个数字。除直接的垃圾处理成本外,一些对环境的影响并未准确得到评估。

回料制作的塑料包装袋,由于制作原料含农业废弃物与工业边角料,可能会对接触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消费者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快递员长时间分拣接触,可能会被劣质塑料包装袋中的重金属以及化学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5. 减少快递垃圾企业在做啥?

目前快递企业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快递垃圾,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包括不再进行二次包装、胶带瘦身、填充物减量化、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低克重高性能的纸箱,以及推广循环包装、循环中转袋等等。

2022年3月,摆脱塑缚发布一份名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之快递企业包装减量及绿色循环行动评价2021》的报告,对11家快递企业上述包装减量行为进行整理。

其中提到,在「不再二次包装」方面,顺丰速运和苏宁易购的物流表现最为优异,接近100%;京东物流也以入仓优惠政策,激励上游品牌商企业推行直发包装、减少二次包装;在采用瘦身胶带方面,顺丰速运、申通快递和苏宁易购物流实现瘦身胶带近百分百覆盖。

在填充物减量方面,包括京东、顺丰、韵达在内的7家企业,有提供充气型缓冲物或已减少快递填充物使用。如顺丰速运在其官网公开充气袋等缓冲物的详细尺寸及收费标准信息;韵达速递在内部发布填充物管控文件,对充气型缓冲物提出适用要求。

在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快递公司主要采用研发环保包装材料、开发新型包装容器、建立智能打包系统三种方式。如顺丰速运与供应商联合开发绿色可降解胶带、纸浆模塑缓冲材等环保材料;京东物流通过智能打包系统解决方案,根据商品的规格尺寸定制,减少纸箱、缓冲物等包装耗材的使用。

上述报告不仅整理了各快递企业的减量措施,还对此进行评分。对未公布相关减量措施的快递企业,该项目得分为0。十一家快递企业中,京东、顺丰、EMS得分排名前三,申通、百世、极兔排名最后三位,其中百世和极兔未公布任何包装减量措施。

6. 解决包装问题在于观念的转变

循环包装,几乎是解决快递包装难题的答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赵洁玉认为,循环包装是快递垃圾的解决办法之一:「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大量包装材料的消耗,可循环快递包装箱,能够很好地解决包装材料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面向消费者的有循环包装,快递内部有循环中转袋,这些可以减少快递垃圾。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底全网快递循环中转袋应用率已经超过90%。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循环包装,仍属小众。

这种循环快递箱(盒),虽然从2017-2018年就已经出现,但目前仍然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据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9月,循环快递箱(盒)投放规模达到了978万个。即便按年循环次数50次计算,相对于国内千亿件快递单量的市场而言,占比仍然是非常低的。

快递纸箱能重复利用也比较难以实现。摆脱塑缚对我们表示,质量较好的瓦楞纸纸箱进行回收,作为快递包装二次使用有一定可行性,部分快递驿站有设置快递包装回收点,外观完好的纸箱会被二次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菜鸟驿站以及京东快递、顺丰快递的部分快递驿站,都有相关快递箱回收重复利用的活动试点。京东物流2016年启动纸箱回收行动,鼓励快递员回收并优先选用二次纸箱。快递员将消费者家中闲置的纸箱进行回收,快递站点会根据二次纸箱使用规范挑选符合标准的回收纸箱,在寄递业务中二次利用。

不过,纸箱的重复利用实际效果并不算好。据摆脱塑缚2019年的调查,得到重复利用的快递纸箱占比不到5%,因为有些纸箱在拆箱过程中就被损坏,有些快递驿站并没有空间设置快递包装回收点。深圳大学副教授段华波认为纸箱难以回收重复利用是由于其收益过低,「如果回收的效益更高,更赚钱,不可能没有人做的。」

但回收快递纸箱理论上是可行的。段华波告诉我们亚马逊在美国就有这种回收快递纸箱的实践,并且纸箱循环效率很高:「因为他们的纸箱质量比较高,寄的时候费用就要高一些。另外就是他们安排有专门回收纸箱的人,还对纸箱进行一些设计,让客户能够简单地拆装便于回收纸箱。」

快递企业曾对循环包装的推广抱以厚望。京东曾提出,预计到2020年,京东将减少供应链中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100亿个。但直到2022年也仅完成了2.2亿个。

7. 德国经验值得借鉴

逆循环回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仍然是个新话题。但欧洲国家及日美等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以德国为例,其在包装回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1991年德国出台了《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规。在后来的三十年里,德国包装废弃物的法律不断得到完善,这些法律的出发点主要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包装的生产厂家以及相关利益方需要为包装的后续回收负责。

为此,95家德国包装生产商、零售商、原材料供应商、垃圾回收部门等相关利益方,在1990年联合成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绿点,绿点接受企业的委托,对垃圾进行回收分类,在送到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

包装生产企业需要向绿点缴纳回收费用,费用按照企业的生产量以及包装回收难度而定,消费者则被要求将这些绿点包装放入特定的垃圾桶。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包装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还促使包装生产商在包装设计时就考虑回收问题。

促使包装生产商与消费者参与循环回收,是德国制定的多项规定。如法律规定包装生产商需要达到一定的回收率,而消费者则被要求按照所扔的垃圾按量按类付费,同时德国对一些包装采取押金回收制,这也促使消费者主动回收包装。

德国的经验在前,我们所要解决的便是如何促使各家企业合作,以及如何激起消费者参与包装回收的意愿。

8. 「双碳」目标或将加速包装循环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毛达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解决快递垃圾的重要办法,可以促使企业有所行动。「从双碳目标来讲,对各行各业是有总量控制的,包括交通运输行业。碳总量控制光靠种树吸收是不可能的,所以快递垃圾不可能无限增加。双碳目标最后一定会倒逼到消费领域,进行一些合理消费的控制,或者倒逼企业提升技术,在保持服务和产品不减少的情况下,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不增加。」

赵洁玉也认为,双碳目标是促进个人消费者积极参与循环包装的办法。她表示,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碳市场不断开发新模式来推进碳资产管理,如「碳普惠」。这使得循环包装带来减碳效果,可以激励消费者参与包装循环,「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箱,本身就会减少瓦楞纸箱(7.1吨CO2e/吨)和透明胶带(2.77吨CO2e/吨),会产生减碳量。如果有权威可循环快递包装箱碳普惠项目方法进行减碳量核算,将消费者减碳量与碳积分和碳金融进行融合,对于推进快递包装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8月阿里巴巴正式发布「88碳账户」。这是国内第一个多场景、覆盖超10亿人的消费者碳账户体系,其中就规定用户在菜鸟驿站进行快递纸箱回收可以获得碳积分。碳账户的积分在未来或许还能交易,这进一步增加了碳账户促进用户回收快递行为的可能性。

目前来说,碳排放的探索仍处在初期,循环包装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双碳目标,让快递垃圾的难题得到解决变得不再遥远。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