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地点设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多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紧扣“湿地修复创建保护”,大力宣传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修复湿地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共同珍爱湿地、共创美好环境”的社会风尚,在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推进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建设等工作中取得显着成效。通过湿地修复,位于余杭区瓶窑镇的北湖草荡已记录到鸟类29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白鹤、白头鹤、朱鹮、彩鹮、黄胸鹀、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黑脸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现已成为杭州地区鸟类种类最多的湿地。
明确管护职责,合力落实保护实效。一是明确创湿目标,落实湿地综保。推进运河、苕溪、城西三大湿地群的生态修复,加强梦溪水乡、南湖、北湖、三白潭等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打造世界级“湿地水城”典范。围绕这一目标,余杭区调研梦溪水乡、北湖、三白潭等湿地12次,听取有关部门汇报会议20次,部署湿地保护工作。此外,围绕杭州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目标,余杭区以林长制、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强运河、苕溪、城西三大湿地群的综合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碧水安澜”四大湿地综保工程。二是明确分级边界,稳扎湿地管控。目前已完成8公顷以上湿地和小微湿地的矢量落界工作,为全区湿地管理打下扎实基础。按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三级湿地名录体系分级落实管控措施,余杭现有国家重要湿地西溪湿地三期、省级重要湿地三白潭,其他为区县级重要湿地,如南湖、北湖、三白潭等湿地。不同湿地分级管控,重要湿地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三是明确分工职责,协同湿地管理。结合林长制、河湖长制,明确区发改、财政、住建、规资、林水等34个部门职责,协调解决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湿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余杭区推进杭州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合力管控。
落实项目建设,创建湿地修复样板。一是建设鸟类示范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北湖草荡打造集生境保育、自然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国智慧型鸟类教育示范区。一期生态修复项目计划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5亿,包括水体生态修复、岸线景观整治、周边村庄环境整治,预计2025年底项目竣工。截至目前,北湖草荡一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形象工程的40%。二是打造湿地琏格局,提升水城交融度。以“碧水安澜”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运河、苕溪、城西三大湿地群的生态修复,加强南湖、北湖、三白潭等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奋力打造世界级“湿地水城”典范。将打造世界级湿地水城风貌的核心样板区,规划面积1171公顷,目前在完善修改设计方案阶段。南湖综保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进度90%。截至目前,三白潭工程概念性方案已由仁和街道牵头完成编制。三是推广优秀示范点,打造特色风向标。建设余杭“头白潭-二白潭-三白潭”湿地保护小区,申报批次市级小微湿地示范点,通过湿地保护小区、多用途管理区、湿地公园等形式形成一批有引领借鉴意义的湿地保护群。讲好“余杭湿地故事”,推出湿地观光“三白潭飘香-北湖观鸟-南湖粮仓-梦溪水乡”旅游线路。凝练提升“一河(湖)一策”“两山转化”“数字赋能”等先进经验,打造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典范。
优化体制机制,实现保用双赢体系。一是推广林长制,完善湿地保护监督体系。推广“林长+警长+部门+护林员”模式,确定法院、检察院、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林长制协作部门34家,形成“一盘棋齐抓共管”工作体系。同时设置39名区级(区域)林长,管辖责任到村(社区),压实林长管林、护林、护湿地职责。截至目前,全区共设三级林长407名、林区警长57名,覆盖172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区级林长累计巡林、湿地46次,推动解决重大问题6项,交办涉林案件11起,销号率达100%。二是建立巡查队,提高湿地保护巡查效率。创新采用购买社会服务形式,落实资金483万元,建立区森林湿地资源综合巡查队伍,探索推动巡林督查队伍市场化改革。巡查队伍由40名平均年龄在35周岁的队员组成,运行的3个月实际巡护里程超61000公里,发布一周动态9期,发现疑似问题193个,违法线索11条,移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4件,同时做好问题整改复查等工作,做到问题销号,经过3个月运行,区域内涉林问题、湿地违法违规问题发现率和整改率均得到显着提高。黄湖、鸬鸟等乡镇同步谋划乡镇护林员市场化转型。三是扩大科普力,铺展湿地保护宣教范围。发挥湿地科普价值,利用各类赛事活动,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宣教影响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在北湖草荡举办的观鸟节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6支队伍参与比赛。共记录到132种有效的鸟类,发现了北湖鸟类新记录1种——铜蓝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