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河北张家口:将着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日期:2023-02-28    来源:张家口生态环境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2/28
14: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无废城市 垃圾处理 垃圾资源化利用

近日,张家口市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张家口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件主要内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请介绍一下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推进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是高质量建成“首都两区”、打造“河北一翼”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生态立市、生态强市”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河北场景张家口篇章的有效手段。《张家口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张家口市城市发展定位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转型趋势、固体废物管理需求,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层面谋划固体废物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四大体系建设任务设计,促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物、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就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全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助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介绍一下“无废城市”建设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间的关系?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本身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废城市”建设又是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的有效抓手。我国工业、生活、农业、建筑等领域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高达110多亿吨,历史累积的存量更大,污染防治形势严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及省、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在主要目标中均明确提出,到2025年,固体废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并对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的重要体现,促进攻坚战拓宽治理的广度、延伸治理的深度,既协同推进水、气、土污染治理,又有助于解决这些领域治理后最终污染物的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生活垃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方案》中提出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请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方面介绍一下,如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一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广“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引导酒店、餐饮等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规范回收利用。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减少电商快件过度包装、二次包装,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逐年提高,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二是加强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管理。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合理布局建设废旧物资“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网点“两网融合”。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逐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着力解决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应用“梗阻”问题。

三是打造“无废”细胞工程。开展“无废”理念宣传,探索创建多场景“无废”模式,大力厚植“无废”理念。创建“无废小区”,鼓励建设规范“二手市场”,推动二手商品交易流通,方便居民交换闲置废旧物品。创建“无废乡村”,将“无废”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固体废物管理的长效机制。创建“无废景区”,旅游景区做好生态化开发,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创建“无废校园”,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课程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吸引家庭、社区以及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创建“节约型机关”,规范行政机关垃圾分类投放,推行无纸化办公,大幅减少废纸、一次性办公用品产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综合选用建设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旅游景区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探索从“工矿废弃地”到“园林景观”“文化旅游”等多方向生态修复。

请介绍一下张家口市“无废城市”建设有哪些保障措施?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为实现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需要完善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体系。要不断健全污染防治内生机制,强化标准规范支撑作用,完善固体废物分类统计。二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市场体系。不断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推动形成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持续促进技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四是多向监管协同发力,构建联防联控联治综合体系。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完善固体废物环境信息管理。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