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强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浙江建设”公众号对2022年度各优秀设区市先进经验做法予以推广,供各地学习借鉴。
2022年,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中有进。金华生活垃圾分类保持“零填埋”,总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城乡垃圾分类全区域、全覆盖、全链条、全闭环一体化推进。全年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10个,累计310个;创建升级高标准示范村40个,累计120个。金华生活垃圾之治勇毅前行,勇立潮头。
01城市承载更具张力
全市城镇累计建成投运“两定四分”点位6200余个;农村生活垃圾覆盖全市2841个行政村,覆盖面100%。今年城镇投放收集设施改造提升432个,“定时定点”投放小区、商业街(沿街商铺)占比达100%。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平均每887人就有1个投放点。全年新增分类运输车辆88辆,新改扩建中转站18座。全市1800辆收运车实行密闭式运输、统一标志标识、配置GPS定位系统,实现全域投放点“日产日清”。全市建有普通分拣中心36座,设计能力共134.3万吨/年;建有8座焚烧厂,设计能力共1.05万吨/日;建有12座大型易腐垃圾处置终端及若干小型处理设施,设计能力共1690.5吨/日。全年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7%。
02协同治理亮点纷呈
将垃圾分类纳入美丽金华、“无废”城市、共同富裕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活动内容。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全市1000所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培育汇通环境、小牛寻宝等再生资源回重点企业23家,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0.6%。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模式实施连锁经营、规范经营。全年全市办理涉垃圾分类案件5.73万件,位列全省前列。
03全民参与氛围浓厚
宣传阵地延伸至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全市全年累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8445次,进社区(村)开展宣传活动1.25万次,发放宣传资料167.6万余册,培训人次56.27万余人。10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基地体验、现场教学等形式,提高垃圾分类熟识度。
04低碳智治全速探路
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归集200多万条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实现投放、收集、清运、处置、回收全链全程实时监管。推广金东区“垃圾e分”、东阳市“小牛直收”“掌尚拉分”等数字化应用系统,构建收运处全链条智能治理体系。用好院校合作机制,发挥金华垃圾分类研究院优势,发布《金华垃圾研究院-垃圾分类全球前沿报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金华市餐厨处置企业积极探索全资源化利用工艺,其中利用沼液沼渣栽培水生植物试验已初试成功,成为全国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