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转站的改造,大概有这么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思路,这是参考了一些规范标准整理的,这些规范标准也提供了体系性的,框架性的一些思路。
合理规划设计,这里面包含多个维度和层次。比如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等各类因素,当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的现状,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确定中转站规模和服务区域。
考虑四分类和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的配套。很多地区的中转,是没有考虑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的,甚至一些城乡结合处,会有季节性的农业垃圾大量产生。很多时候,早期的项目是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只有深入调研,才有可能充分掌握信息。有时甚至从当地政府管理人员或是现有运维人员,因为种种原因,都了解不太清楚。
有条件的可与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公厕、城管(爱心)驿站、环卫停车场等合建综合体,开辟垃圾分类宣教科普基地专区。这个不再展开,也是因地制宜结合需求,开展的相关模块的建设。
对于新建中转站,最好按照高标准要求谋划、布局、建设。如果有条件,一张白纸肯定更好绘制蓝图。对于完全新建的项目,更要充分全面考虑,好好谋划布局。没有了原有选址、场地、已有建构筑物甚至原有设备的掣肘,是建设一个好项目、示范项目,标杆项目的好机会。
技术工艺方面,全面考虑,物质流的全闭环。实现“密闭压缩、降噪除臭、渗滤液就地处理”全配套,或合规转运。数字化应用方面,在场站监控、在线监测(渗滤液、噪声、臭气、危险气体警报灯)、进(出)场在线计量灯方面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便于科学、长效、量化的管理与追溯。
地埋式或立体式中转站。多种形式的中转站,地埋式、立体式,包括现有的传统中转站,各有各的优缺点,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