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53%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日期:2023-07-18    来源:央视网  作者:黄河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7/18
14: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沙化土地 退耕还林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近日,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陆续开工,这些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节点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展开。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在全国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2021年—2030年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将让1000万公顷国土再现勃勃生机。

10年来,我国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大工程,营林造林总量质量齐头并进。全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10年来,我国完成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0年前净减少500万公顷,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上升了2.6个百分点。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祁连山、钱江源、南山、神农架、香格里拉5个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完善设立条件,推进黄河口等12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工作。

2023年以来,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一根红线将30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