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会同17个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再次提出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总要求。2022年7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全省16市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领带动、沿黄9市重点推进、其他城市梯次发展”的“无废城市”集群。2022年12月,德州市印发《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文件起草过程及依据
文件起草依据主要为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办发〔2018〕128号),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164号),2022年7月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鲁政字〔2022〕130号)以及《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德州市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规划(2020—2035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
起草过程:2023年2月,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天衢新区分局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启动《方案》编制工作。2月,第三方技术单位学习“无废城市”建设先进经验;与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共五大类固体废物管理相关的区直部门、分局座谈交流,调研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思路,形成《方案》初稿。3月2日,组织相关区部门、单位召开研讨会并致函征求意见。于3月13日通过政务网向各部门再次征求意见,限期17日前反馈,共收到16条反馈意见,吸收采纳16条。3月21日,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德州市城发中心研究员、德州市城市管理局高工、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任等5名专家参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方案》符合德州天衢新区实际,切实可行。
三、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结合德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统一部署,以推动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为契机,统筹解决天衢新区固体废物管理突出问题,构筑固体废物全链条规范化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结合天衢新区实际制定了《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四、政策创新举措
《实施方案》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能力、提升餐厨垃圾处置能力、完善农业固废收储运体系、促进畜禽粪污高效利用、强化危险废物风险管控、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等5大类18项重点任务,并细化分解为81项具体建设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牵头单位。制定了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立足德州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特点、经济技术基础等,融合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组成。
五、工作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制度和模式创新,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
二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变,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体系。
三是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监管和制度体系框架,构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体系,解决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性障碍,全面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探索形成“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模式。
四是提出了农业源废弃物、工业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等在处置率、综合利用率方面的具体目标值。
六、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约2.2万字,正文包括总则、目标指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内容,附件包括“指标体系”、“任务清单”两部分内容。
(一)总则。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鲁政字〔2022〕130号)、《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字〔2022〕42号)为指导,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贡献。建设范围为全区行政管辖区域,建设年限为2023年至2025年。
(二)目标指标。《方案》明确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建设指标和指标体系。
(三)主要任务。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无废天衢新区”体系建设。实施多战略协同推进,多规划统筹协调;各区域协同治理,各部门协调联动。二是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减少源头产生工业固废。落实“双碳”目标,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拓宽固废循环维度,延伸产业链条。严格“两高”项目准入,深入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示范企业培育,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利用能力。三是农村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固废回收利用。提升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畜禽粪污高效利用,健全农膜使用回收处置体系,完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推进化肥农药双减增效,加强农药包装废物收处。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分类。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严格控制塑料污染,规范市政污泥处置利用,加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五是强化危险废物管控,守牢环境污染风险底线。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
(四)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提高技术支撑、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引导等措施。
《方案》另附指标体系、工作任务两项清单,共设定48个指标、81项任务。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阶段工作
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和系统工程,为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完善支撑体系,营造合力攻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监督考核、技术支撑、资金保障和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同,全面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分解各项建设任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在监督考核方面,量化“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路线及进度、时间安排等,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监督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和考核建设成效。
在技术支撑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固体废物分类、运输、处置与利用技术标准规范;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项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科技成果研发、验证、转化和落地。
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建设工作有力推进;相关部门单位加大财政、土地、资金对“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无废城市”重点支撑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依法依规给予税收、土地等财政支持政策。
在宣传引导方面,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针对工业企业、农业种养殖户、社区居民和学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等四大类重点对象开展精准宣传,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无废城市”建设的新政策、新做法、新经验、新成绩。
下一步,将按照《方案》部署要求,统筹德州天衢新区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全面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大幅减量、深度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安全处置,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推动德州天衢新区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八、名词解释
1.无废城市:“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而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废,降低固废产生,解决历史堆存固废,保证良性循环。
2.“1+6+N”工作机制: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全区固体废物现状,成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农业源废弃物全量化利用、生活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全过程安全管控、宣传教育、考核监督6个工作专班,由党群工作部、社会事务管理部、城管分局、建设管理部、经信科技部、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牵头推进各领域的重点任务,形成“1+6+N”(1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6个工作专班,N个配合单位)的工作机制。
九、政策执行的范围、程序、标准
建设范围为全区管辖区域,包括宋官屯街道、长河街道、赵虎镇、袁桥镇、抬头寺镇、新区产业园。
建设年限:2023年至2025年。
十、规划的主要指标和数据
主要建设指标为:到2025年底,天衢新区长河街道和袁桥镇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3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定在0.78吨/万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稳定在0.017吨/万元,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100%。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民用建筑比例达到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5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2%,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