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述
福田河是深圳河一级支流,流经福田区梅林街道、华富街道、福田街道3个街道,长度7.32公里,流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是福田区名副其实的一条“大动脉”。昔日的福田河河水黑臭,沿线污水直排现象突出,市民避之不及,近年来,福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位推动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福田河黑臭河段水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工作,河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极大提升,2022年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成为周边市民滨水休闲的重要场所。但因多年污染,福田河河道底泥污染物积聚严重,经过治理的河水透明度和观感仍然较差,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水生态产品需求,2023年福田区启动了福田河下游段清淤工程。
福田河
此次治理区域位于福田河下游段(深南大道-河口水闸),长约1.92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采用“底泥洗脱”技术,“淘米”式削减河道内源污染物。底泥洗脱完成后,河水透明度由原来的0.6米提升至1.4米,推动河流水生态进一步恢复,大大提升了市民临水、亲水活动舒适感。
弓调马服,高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为高质量做好清淤工作,福田区在前期梳理调研基础上,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开展项目充分调研论证,对福田河河道、底泥、水质、水污染等现状、存在问题及清淤项目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出具了科学的论证报告。根据报告结论,结合福田河底泥内源污染结构与分布特点,项目在全市率先采用底泥洗脱原位修复技术,该技术此前已在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北京凉水河、胶州桃源河、金冠韵河等诸多经典案例中得到验证,并曾荣获水利部大禹奖、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工程工艺确定后,福田区督促设计单位加快制定初设方案,并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工程认定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项目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周密组织,全速完成清淤工程
工程开工后,福田区按照事先编制的施工计划,第一时间组织施工力量下河清淤,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清洗”为保障,以“转运”为关键,以“处置”为核心,最大限度减少对河流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同时,福田区水务局建立专项工作群,每日更新施工日志,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工程实施进行全过程有效监管。整体清淤工程于2023年3月10日开工,4月13日即完工,淤泥外运量累计达1586.56立方米,底泥洗脱面积约93000平方米,洗脱出河道底泥有机质1460立方米,河水透明度提升至原来两倍以上,大肠菌群指标进一步改善,福田河作为一条城市景观河流定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福田区组织调用底泥洗脱机开展清淤工程
多措并举,持续巩固清淤成果
强化水质监测,常态化开展底泥清洗。清淤工程实施期间,福田区在施工河道范围内设立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全天24小时进行水质监测,有效杜绝了施工造成河流污染问题。清淤完成后,进一步提高河道管养维护标准,常态化开展底泥清洗,持续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清淤效果长期有效。
强化源头管控,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坚持正本清源,纵深推进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福田区持续健全生活污水处理“双转变、双提升”工作体系,加快推进福田河小流域雨污分流整治,大力开展小区雨污管道错混接改造及正本清源达标小区返潮修复工作,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销号,推动排水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降低福田河雨季溢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入河排口溯源整治,发现水质异常第一时间启动溯源整治,形成“巡查-监测-溯源-整治”闭环,全力确保河流水质达标达优。
强化统筹调度,生态补水增强河流生态功能。为有效保障福田河生态基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河流水生态功能,福田区统筹开展排水调度,利用水质净化厂尾水为福田河进行生态补水,每天补水约3万立方米,极大提升了河流景观面貌。针对雨后水质较差问题,福田区进一步强化水务设施调度安排,加大生态补水流量,确保迅速恢复河流水质和观感,进一步焕新福田“大动脉”。